2019届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题5
- 资源简介:
约4680字。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②,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③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④。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选自《诗经•国风》)
[注]:①夭夭:形容草木茂盛。②归:出嫁。③蕡 (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④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夸张手法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
B.“有蕡其实”本意是树上结的桃子又多又好。在这里它暗示了女子婚后生儿育女,让夫家人丁兴旺。
C.本诗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重章叠句,每一章第二句的变化最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得以发展、加深,但难免有重复单调之感。
D.全诗三章,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E.此诗反复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AC
2.比兴。以桃设比,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作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家族兴盛,联想巧妙,形象生动;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引出下文,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而且增强了诗歌的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选自《诗经》,有典型的比兴手法,答题时先明确手法,然后解释,如以桃设比,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作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家族兴盛,联想巧妙,形象生动;以“桃之夭夭”起兴。然后分析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而且增强了诗歌的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 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 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E. 全诗意象密集,语言含蓄蕴藉,以暴风骤雨喻动荡时局,更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4.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