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15 9:04: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090字。

  第8课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评价。2.思维与审美:(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理据关系;(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3)鉴赏本文作为随笔的行文艺术。
  激趣导入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咬文嚼字》一文,而它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一个人。
  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 ①贾岛吟诗 ②套板反应 ③达到艺术完美
  微任务活动一 理解作者观点,把握理据关系
  1.“咬文嚼字”的常用义是什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常用义: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2)作者笔下的新含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2.作者在论述“咬文嚼字”时运用了哪几个实例?各说明了什么?
  实 例 说明内容
  答案 
  实 例 说明内容
  郭沫若改台词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史记》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韩愈、贾岛“推敲” 用词不同,意境不同
  “烟”与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善用联想,丰富蕴藉
  “柳腰桃面”等套语 误用联想,套板反应
  3.文章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1.第一段中,作者以举例子开篇,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