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衔接教材
- 资源简介:
约63530字。
2020届高三语文衔接教材
一、了解高考试卷结构及考试内容要求: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具体安排: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4道选择题,每题3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2道选择题,6分;2句翻译,10分;1道简答题,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2道简答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4句高中,2句初中,2句课外。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道选择题,3分;2道简答题,1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2道选择题,6分;1道简答题,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2道选择题,6分;1道简答题,6分。
八、作文(70分):
1题,新材料作文
文科附加:包含选择题(第25题,共1题)、非选择题(第22题-第24题,第26题-第29题,共7题)两部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文言语段,1题断句,5分;1题文学常识,3分;1题材料概括题,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1道多项选择题,5分;2道简答题,10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3道简答题。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各类题型应试提醒
(一)语言文字运用(语基、语境、语感)
总的提醒:整份试卷中最为自由的领地,所涉考点较多,题型变化也最大。看到新题型不要慌。解题时思维要灵动,注意语基、语境、语感三者结合。
审清题目要求,在题干中圈画关键词(最恰当/不恰当,没有使用/没有语病,符合语境/不符合语境,得体/不得体,解读正确/解读不正确)选择题一定要用另外的三个选项来验证,切不可一见钟情而不顾及其他!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1)实词 实词辨析题,重点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分清词义的侧重点和轻重。结合语境。要分析语言环境,做到“词不离句”。(2)虚词 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在复句中的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3)成语 注意这几种现象:①褒贬不当。②望文生义。③近义混用。④搭配不当。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