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六篇阅读文,约15600字。
06届高考第二轮文言文阅读(1)
(一)
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①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业,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广州刺使欧阳维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馀里,夜至南徐州,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②。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余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徵曰:“此可验耳。”于仗③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陈亡后,徙居清流县。遇江东反,杨素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具知还报,后复更往,为贼所擒。逆帅李棱遣兵仗三十人卫之,缚送高智慧。行至庆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素大奇之。后叙战勋,不及铁杖,遇素驰驿归于京师,铁杖步追之,每夜则同宿。素见而悟,特奏授仪同三司。以不识书,放还乡里。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于并州,又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④。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寻除右屯卫大将军,帝待之逾密。
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将渡辽,谓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节选自《隋书·麦铁杖传》)
注释:①使:放纵,放任。②光火劫盗:明火执仗地抢劫偷盗。③仗:皇帝的仪仗。④柱国:官职名,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指最高武官或勋官。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 治:从事 B.帝曰:“信然,为盗明矣。” 信:相信
C.后叙战勋,不及铁杖 叙:评议等级次第 D.铁杖自以荷恩深重 荷:蒙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唯诚唯孝,尔其勉之 B. ①以不识书,放还乡里
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 ①汉王谅反于并州 D. ①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未得与项羽相见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麦铁杖“骁勇”的一组是
①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 ②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 ③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 ④汉王谅反于并州,又从杨素击之 ⑤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 ⑥桥未成……铁杖跳上岸,与贼战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麦铁杖确实去南徐州偷盗过,但皇帝感于他的勇敢敏捷而赦免了他,所以麦铁杖后来要为皇帝而死。
B.麦铁杖在侦察敌兵情况过程中,不幸被俘虏。在押送途中,他却机智地杀了那些守卫的人,逃回了自家营地。
C.麦铁杖认为自己是有战功的,因而在杨素去京师报告过程中跟着杨素,杨素明白后,特意向皇帝奏请授予他仪同三司。
D.麦铁杖有感于皇帝的大恩,常常抱有竭忠效命的意念,在辽东战役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英勇牺牲。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jiǒng)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