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11 21:2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8份)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2 易错点1 主观臆断语句理解错误+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2 易错点2 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准确+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2 易错点3 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牵强+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3 易错点1 乱贴标签表达技巧分析不到位+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3 易错点2 分析粗疏语言风格胡乱拼凑+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3 易错点3 望文生义炼字角度单一+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二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6+精准提升3 易错点4 以译代析炼句架空分析+Word版含解析.doc

  1.利用选项信息——最快捷的路径
  选项3对1错,错的那一项也仅在细节处设误,故善于利用选项信息,对于快速通晓诗意有很大帮助。
  [示例]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提示信息] A项是对诗歌第一、二句的诗意概括,有利于我们把握画面的特点。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提示信息] B项是对诗歌第三、四句的描绘,诗意十分清楚。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提示信息] C项描写了农父农妇的穿着,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物形象。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提示信息] D项是对七、八两句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赏析,有利于我们把握文意。
  2.“四看”法读懂诗歌——最直接的路径
  (1)看标题
  古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看注释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3)看正文
  ①抓人、事、景,推导诗歌主旨。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人物、事物、景物,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提炼、理解,推导出诗歌的主旨。
  ②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读诗歌时可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看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②烧刍狗③,陌上行人看石麟④。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⑤,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所作。②牧竖:牧童。③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④石麟:古代贵族墓前的石兽。⑤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指东海。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榛之类景物越多,越显汉寿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机;颈联写华表、碑文,表现出汉寿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架,前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的景象。
  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的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积极思想。
  [尝试答题] 选________
  ★2.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比较两诗在形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尝试答题]                                    
  1.运用“2步骤”“5方面”全面概括诗歌形象
  第一步:把诗歌的形象细化为“人、事、景、物、理”5个方面,“人”指作者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体的物件,“理”指诗歌表达的哲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安秋日[注]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注】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故将他贬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市)。这是他第二次被贬岭南,《始安秋日》这首诗就是他前往钦州途经桂林时所写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的想象,进而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B.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忽隐忽现,江水粼粼碎石可见,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整首诗前六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为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D.该诗是作者晚期的作品,用语简洁,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
  [我来答题]选________
  ★2.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之处。
  [我来答题]                                    
  1.理解句子内容大意,不能简单地翻译句子
  解答“炼句”题,要根据句子描写的对象,分析句子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透过现象去探究本质。
  2.全面把握句子手法,不应只考虑一种情况
  句子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子与全诗(词)结构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句子的精妙之处。除“表达技巧”这一角度之外,还需要从用词特点(叠词等)、句式特点、语法特点(词类活用等)等角度去赏析。
  3.准确判定情感
  “炼句”体现的情感一定是诗歌表达的情感之一,但“炼句”表达的情感不一定就是诗歌表达的全部情感,所以表述句子表达的情感时,要分析句子的情感而不是分析诗歌表达的全部情感。比如[例4]中的三、四句表达的情感主要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在整首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归隐的思想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