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10
- 资源简介:
约11230字。
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诗海拾贝
《遣悲怀》其二
元 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赏析】 首联意谓:当日开玩笑时曾经说起,假若她死后该如何料理;那时只不过说着玩玩而已,如今却真的来到眼前。
尾联意谓:夫妻生离死别的恨事,世上人人都会记心里;但是一同度过艰难岁月的夫妻,可悲哀可怀念的事情尤其多。
这首诗是写给亡妻的,通过回忆夫妻间的戏语引起诗人深沉的怀念,让人读来倍感真切而凄惨。
语林撷英
“友谊”名言集锦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3.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孟郊
4.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蒲松龄
5.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伏尔泰
6.把友谊限于两人范围之内的人,似乎把明智的友谊的安全感与爱的妒嫉和蠢举相混淆。——亚当•斯密
7.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培根
作者卡片
姓 名 恩格斯
生卒年月 1820年11月-1895年8月
国 别 德 国
相关资料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代表作品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等
背景呈现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客逝伦敦,17日在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举行葬礼。恩格斯在葬礼上发表了这一篇著名的讲话。
知识链接
悼词,中国古代称为“诛词”“哀辞”“吊文”“祭文”等。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
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
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做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
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话。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应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