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双一流冲刺大二轮冲刺练:专题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效精练(2份)
- 资源简介:
约3940+3100字。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效精练 8 答好选择题的技巧
对应学生用书P167
[精练点拨]
选择题是非连续性文本取得高分的必对之题,但部分考生仍因不会根据选项命制特点灵活运用相应比对法而失分。针对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选项命制的特点,灵活运用“4方法”,确保比对更精准。
1.直接比对法,迅速确定正误
有许多题目,选项中的关键语句能够在原文中找到内容基本一致的文字,据此比对,可直接确定正误。
直接比对法,重在对选项与原文在字词方面的差异辨析比对,要审明这个表述差异是“等价转化”,还是确实不同。因为选项和原文,有时看似相同,实则不同;有时是看似不同,实则相同。一定要仔细斟酌两者的差异和表述的实质。
2.推理比对法,推理锁定正误
有些题目,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语言可以直接比对,要经过一定的推理后才能完成,这样的比对方式,叫推理比对。
推理比对法,侧重对文意的整体把握,因选项已是文意的变相转述,所以比对时考生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理解,才能推断选项的正误。
3.综合比对法,筛选确定正误
综合比对法,是指要推断的选项在原材料中并不在同一处,而是分散在同一材料的不同段中或分散在几则材料中,需要将相关信息筛选出来综合比对,才能确定选项正误。
因信息的分散性,所以综合比对时要找全相关信息,并根据选项特点灵活采用“直接比对法”和“推理比对法”来综合判定选项表述的正误。
4.图文比对法,数据锁定正误
有些选项,是针对图表进行命题的,而图表则多以数据呈现相关信息,所以这就需要将图表转化为文字,然后图文比对,判定选项表述是否准确恰当。
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示多是以分析数据为主的图表(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表格),读图就要紧紧抓住“数据”这个核心,区分数据统计的对象、认识数据的大小变化、分析数据间的比值。
……
高效精练 9 分析概括题的答题之道
对应学生用书P169
[精练点拨]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分析概括题,实质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是指对文中相关信息搜寻归拢,所谓整合是指从相关信息中提炼出某种共同的东西,如事物的共同点、事物的普遍意义以及带给人的共性认识、启示等。找得准,“整”得狠,是答主观题的要诀。另外,概括时不可忽视图表文本里的信息。
[提升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养老保险还是省级统筹为主。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虽然达到4万多亿元,但是省与省之间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节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对建立人工成本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形成顺畅流动的劳动力大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统筹基金,更需要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推进。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强》)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休人员的养老责任基本上由单位和家庭承担。我国“入世”之后,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竞争,而且面对国际竞争,企业中的“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