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14 9:00: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90字。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熟悉并掌握《窦娥冤》的故事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鉴赏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杂剧主题。
  4.赏析元杂剧曲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人物性格特征及杂剧的主题。
  2、赏析曲牌【青哥儿】【混江龙】【感皇恩】【寄生草】【梁州第七】【端正好】【滚绣球】等曲牌。
  教学过程
  一、元杂剧与关汉卿:
  (一)元杂剧
  (1)结构: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
  ①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②有的杂剧还有“楔(xiē)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3)角色:
  ①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②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③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④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kuí)。
  ⑤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lái)儿(小厮(sī))。
  (4)宫调:乐音七声:宫、商、角、徵(zhǐ)、羽、变徵、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不同宫调之声情不同。
  (5)套数:亦称联套,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每套必有[尾],亦称[煞],表示全套曲子成一阕(què)。
  (6)曲词: 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7)宾白:指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8)科介: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
  (二)作者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