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规定背诵的名篇易错字填空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24 12:12: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560字。
大纲规定背诵的名篇易错字填空练习
设计人: 深圳市南头中学  茹清平
(一类名句)
第一册
★劝学《荀子》 荀 况
1、青,取之于( ),而青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 ),君子( )学而日( )省乎(),则( )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 )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
4、假( )马者,非( )足也,而(  )千里;假舟(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  ),(  )龙生焉;积善成(  ),而(  )()自(  ),圣心备焉。故不( )(  )步,无以(  )千里;不(  )小流,无以成江海。(  )(  )一跃,不能十步;(  )马十(  ),功在不舍。7、(  )而舍之,朽木不折;(  )而不舍,金石可(  )。
★《邹忌讽齐王纳谏》
8、群臣(  )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寡人者,受中赏。能(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第二册
★《滕王阁序》
1、云(  )雨(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  )之(  );(  )阵惊寒,声断(  )阳之(  )。(2004年天津市、全国卷4高考考过此题) 
2、(  )三江而(  )五湖,控(  )荆而引(  )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  );人杰地灵,徐(  )下陈(  )之(  )。
3、时运不(  ),命途多(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  ),不(  )青云之志。
★韩愈《师说》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7、吾师道也,夫(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矣。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焉,小学而大(  ),吾未见其( )也。
1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业有专(  ),如是而已。
★杜牧《阿房宫赋》
1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  ),阿房出。(  )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山北(  )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  )(  ),流入宫墙。
1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  )何虹?高低(  )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  )(  );舞(  )冷袖,风雨凄凄。
1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  )(  ),用之如泥沙?
(2004年江苏省高考考过此题)
15、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  )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灭也?秦人不(  )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04年福建省、北京市高考考过此题)
★苏洵《六国论》
1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在(  )秦。(  )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7、思(  )先祖父,(  )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  )惜,举以(  )人,如弃草(  )。
18、呜呼!以(  )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  )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  )威之所(  )哉。 (2004年北京市高考考过此题) 
19、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至于(  )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  )也而不能(  )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  )之乎?
(2004年辽宁省高考考过此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