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二(4份)
-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二(4份)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二 第10课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二 第8课 项脊轩志.doc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二 第9课 长亭送别.doc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
课后巩固再提升
一、语基扩展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夺取
B.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闻:使知道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沉重
解析:选A 夺:(强行)改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历职郎署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臣少多疾病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则刘病日笃
解析:选B B项和例句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形容词作名词。C项方位名词作状语。D项名词作状语。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历职郎署
B.但以刘日薄西山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解析:选A A项,名词作动词,担任。B、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感君区区怀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上堂拜舅姑
解析:选C A项,前“又”,后“结束”;B项,前“拳拳,形容感情恳切”,后“诚挚”;C项,均为偏指一方“我”;D项,前“舅父”,后“公公”。
5.阅读下文,选出与文意相近的一项( )
一颗愁苦郁闷的心,会因为找到另一颗与它感觉相同、并且能分享其感受的心而获得安宁,就像两个同样离开自己国家远走他乡的陌生人,一旦相遇便倍感亲切,这个道理就在于心灵,若是为悲伤之苦所拉近,就不会再因逸乐和虚荣而疏远。在心灵上,悲伤的联系往往比喜悦来得强固;也只有以泪洗过的爱情,才能够保持着纯美到永远。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C.同舟共济,安危势同
D.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解析:选D D项与文段内容相近。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南宫生传
高 启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
……
专题二 第9课 长亭送别
课后巩固再提升
一、语基扩展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聚,待在一起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请,央求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寻思起就里内情。这里指莺莺与张生婚姻中的波折
D.却告了相思回避同“恰”,才,刚刚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迷恋
解析:选C 合着:该教。
2.下列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 )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4)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5)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A.(2)(3)(5) B.(1)(2)(3)
C.(1)(3)(4) D.(1)(2)(4)
解析:选B B项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3)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4)伯劳东去燕西飞
A.夸张 用典 互文 比喻
B.比喻 拟人 比喻 互文
C.夸张 拟人 比喻 互文
D.比喻 用典 互文 比喻
解析:选A A项符合修辞手法的分析。
4.下列不属于王实甫《西厢记》主要艺术成就的一项是( )
A.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通例,多达五本二十一折。这种体制上的突破,使情节更为曲折,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B.人物性格鲜明。这应当说是《西厢记》最成功之处。王实甫紧紧抓住崔莺莺既爱又怕的心理和张生大胆又带有书生酸气的特点,将人物写得极有个性。
C.语言优美。《西厢记》的唱词华丽典雅,宾白则是鲜活的口语,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充满生活气息。正因为如此,《西厢记》往往被人当成“文采派”的代表。
D.细腻的心理描写。《长亭送别》一折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来描写莺莺和张生的离愁别恨,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解析:选D 《长亭送别》这一折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重在通过送别写崔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表现莺莺的重情轻利思想。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