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12 21:53: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90字。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
  3.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4.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讨,体会《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2.诵读重要曲词,体会元杂剧语言的特有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及悲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及悲剧意义。
  3.理解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 
  二、元杂剧相关知识
  1、四折一楔子
  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起的是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赵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折,《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就是用两句话或者四句话,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
  2、音乐曲调
  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 ,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