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课后作业
- 资源简介:
约5240字。
课后作业6 逍遥游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悬挂
B.置杯焉则胶 胶:着地
C.而后乃今培风 培:增加
D.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解析:C项,“培”的意思是“凭”。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解析:A项,“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B项,“虽然”:古义,虽然这样,是两个词;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D项,“海运”:古义,海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答案:C
3.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之二虫又何知
C.楚之南有冥灵者
D.汤之问棘也是已
解析:例句与D项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为“到”,B项为“此”,C项为结构助词“的”。
答案:D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解析:A项,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B项,下面,名词。C项,向南飞行,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向下落,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B
5.下列各组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解析: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能”,⑥“辩”通“变”。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
解析:D项与题干中的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