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110字。
现代文阅读重点热点提示及检测
山东 黄 新
【考点聚焦】
一、课标要求
● “阶段目标”中规定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的主要要求: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课标》指出:
“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二、 特点趋向
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在试题设计的理念与考点的设置上都受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
1、考查材料向课外转移,阅读量增加。考查内容注重文化性、时代性与地方性,并体现人文关怀,教育导向;强调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2、以开放性试题为代表的主观题大量增加。 评价作品、谈论启示、探究疑难、自由赏析、联想迁移、提出设想、表达创意等试题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3、考查更加注重文章整体理解体悟的检测。侧重于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领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写作鉴赏、评析能力。
三、 复习建议
1、应吃透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重点,追逐热点,强化目标意识,把握命题方向。
2、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特别加强开放性题目答题指导。
3、加强阅读训练,并强调训练的开放性 、探究性和综合性。
(1)训练内容向课外拓展。对有关社会热点、未来发展、美德素养和体验感悟等材料要予以重点关注;
(2)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是整体感知和综合分析。训练时要精选阅读材料,精心编制试题,引导学生了解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式。如训练学生写点赏析性的小文章,从内容、结构、语言分析材料,养成对材料整体把握的习惯。
(3)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如平时应开展演讲、辩论等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活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表有理有据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同时还要训练答题准确简明的语言能力。
4、培养自己良好的临场阅读习惯 ,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热点指津】
一、重点热点归纳
(一) 强化整体阅读,整体感悟。现代文阅读舍弃了那种支离破碎诸如拼音、释词、修辞等内容的“大杂烩”,而是围绕着整体的感悟来编制试题。2005年安徽省课改第9题:把握《偶然的发现》一文说明的中心,突出了“语文感悟能力”的考查。
(二)引导“探究”学习方式,注重探究能力培养。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试题的设计看,命题者注意到用考试这个导航器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引起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例如, 2005陕西卷阅读题《太阳语》第14小题:“请就这篇小说的内容主旨或写作特点进行探究、质疑,并在你探究、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2005河南卷的《内乡县衙》、山西实验卷的《竹叶青酒》及非实验区卷的《清凉世界五台山》等,使地域特色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丰富了文化内涵,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