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5770字。
高二语文作文序列之一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高二语文备课组
回顾:议论文“引 — 析 — 联 — 结”结构
1 、引,须简洁。短文可全篇,长则具针对性引述。要求 “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 。
2 、析,要充分。对所选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然也可以发掘出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3 、联,重紧扣。“引申”“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这是关键步。
4 、结,应点题。收束全文。可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或总结全文,发出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一、缘事析理
什么是缘事析理呢? 缘事析理是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
二、常见析理方法: 1 、以小见大 2 、比较鉴别 3 、探究因果 4 、预测未来
1 、以小见大 —— 就是从小事情中发掘出大道理。要以小见大,最好的办法是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
例:( 1 )、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 ( x í ng ) ,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旄( m à o )、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 " 见小曰明。 "
过去,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感到恐惧不安,认为象牙筷子必定不能放到泥土烧成的碗、杯里去,必然要使用犀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用着犀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就必定不会吃豆子饭、喝豆叶汤,则必然要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吃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就一定不会穿着短小的粗布衣服站在茅草屋底下,必定要穿多层华美的锦衣,铸造高大壮观的宫室。我害怕如此的结局,所以恐惧这样的开始。
过了五年,纣王建造了用肉食装点的园子,设置了烤肉用的铜格子,登上酒糟堆成的山丘,面对注满美酒的池子,于是纣因此而灭亡了。箕子见到一双象牙筷子就可以预见天下的灾祸,所以说: ” 能从小事预见到天下的大事就叫做 ' 明智 '" 。
( 2 )、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个大学校园里,一个大学生出寝室要给室友留一张字条,告诉他钥匙放在哪里。可是“钥匙”两个字他不会写,就问了其他寝室的同学,问了好几个,谁也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用“ KEY ”来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