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4550字。
写作素养实践
缘事析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写得深刻
典例研习•技法提炼
技法提炼一 以小见大,以细动人
典例一:
我想,看几米,是一种“浅阅读”:无须凝眉思考,却能得到启迪;不挑环境心境,却能拥有宁静。如果看几米是一种“浅阅读”,那么忙碌的人们,烦恼的人们,请您“浅阅读”,获得一份难得的轻松愉悦!
(选自《浅阅读,悦读也》)
【点拨】这段文字是如何小切口深挖掘的?
技法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浅阅读”是个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一同讨论的大话题,恐怕写个几万字也不能说尽。智慧的作者避重就轻,选取了自己阅读的感受来表现对浅阅读的看法,亲切而真实。一个人的阅读也是800字无法承载的,作者又只选取“阅读几米”这一与浅阅读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写,以小见大,角度新颖,构思独到。
技法提炼二 缘事说理,即事抒情
典例二:
和公交车上邻座的人打招呼:“早!”回应的是一个生硬而略带羞涩的笑容。也很美了,就像晨日升起前天边瑰丽的云彩,但终究是看不见太阳穿过云层,喷薄而出的时刻。他下车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经历了漫漫的长夜与虚无的梦,想要一点点现实的温暖,一杯豆浆,一缕阳光,一声鸟叫,或者你的一句“早安”。
(选自《早》)
【点拨】这段文字是如何从小事中挖掘深刻的道理的?
技法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作者在文中先是叙述了早上在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然后紧扣寻常所见的情景生发开去,把生活上升为哲理。
技法提炼三 正反对比,加深认识
典例三: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看淡了名利的诱惑,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中,葛朗台被金钱抛至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选择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点拨】如何运用比较手法增加文章深度?
技法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比较鉴别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紧扣论题展开分析。注意:①对比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②不能简单罗列事例,要深入分析材料,找出现象产生的不同根源,突出比较双方相反或相对的性质;③要从比较材料中归纳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