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17
- 资源简介:
约18120字。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八章》
【品】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悟】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它没有固定的形体,没有固定的居所,看似与世无争,却没有穷竭之时。我们常说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但有时太过看重外界的评价,殊不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它很低下。
【读】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二十二章》
【品】不自我表扬,所以能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所以能得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悟】老子倡导“不自”,即以谦虚的低姿态为人处事,如此一来,反而能显明己为,昭彰是非,事功毕见,特长凸显。如果自视过高,就会目中无人;如果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一、基础积累
(一)通假字
1.可予不 (“不”通“否”)
2.秦自缪公以来 (“缪”通“穆”)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
5.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
(二)古今异义
1.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的说明处理问题的方法
2.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遵守约定
今义:使不超出范围
3.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古义: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
今义:冒犯
4. 明年复攻赵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 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6. (廉颇)宣言曰
古义: 扬言
今义:宣告
7.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卑鄙下贱
(三)一词多义
1.幸
(1)而君幸于赵王 (动词,宠幸)
(2)大王亦幸赦臣 (副词,幸而)
(3)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动词,希望)
2.负
(1)宁许以负秦曲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使……承担)
(2)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动词,凭借,倚仗)
(3)决负约不偿城 (动词,违背)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动词,辜负,对不起)
(5)肉袒负荆 (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