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文体专练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330字。
单元文体专练
一、(2021四川资阳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刘秉忠字仲晦。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居常郁郁不乐,一日投笔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即弃去,隐武安山中。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秉忠遂留藩邸。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虽居左右,而犹不改旧服。至元元年,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奏言:“秉忠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崇。”帝览奏,诏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妻之。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十一年,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闻惊悼,谓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出内府钱具棺敛,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
(摘编自《元史•刘秉忠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B.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C.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D.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祖,封建皇帝常用谥号,加此谥号者一般是断代史的开创者,或王朝中承上启下有所作为的君主。
B.翰林学士,古代官职名,任此官者常常是皇帝的亲信与顾问,唐朝时很多丞相都出自此职。
C.社稷,代指“国家”。“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君王常祭祀二神以祈求国泰民安。
D.大都,元代首都,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城北近郊的一部分,城市规模宏大,为当时少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秉忠博识多才,深受世祖喜爱。他读书涉猎广泛,精通天文、地理、律历,同时熟晓时事,深得世祖欣赏,被留在府中。
B.刘秉忠心怀仁爱,反对滥杀无辜。征讨大理、南宋时,他劝世祖要倡扬帝王英明,不要滥用武力,让大理、南宋百姓免遭屠戮。
C.刘秉忠善识人才,推举选荐贤良。他曾经向皇帝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凡是经过他推举选拔的,后来都成了朝廷里著名的大臣。
D.刘秉忠身居简淡,常以诗词自娱。身处高位的他生活上却简单恬淡,斋戒而居,粗茶淡饭,常常诵咏恬淡闲散的诗词自娱自乐。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为刀笔吏乎!
(2)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
二、(2021广西柳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方庆叹曰:“是必致远。”会张说谪岭南,一见厚遇之。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为左拾遗。时玄宗即位,九龄建言:“臣谓选部之法,敝于不变。今若刺史、县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