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实用文本阅读:科普文章(社会科学类)
- 资源简介:
约1723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章:社会科学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对更好生活的渴望,使人们希望活得尽可能地长——从古代的炼丹,寻求“长生不老药”,到近代各种“抗衰老秘方”,无不反映了这种愿望。但是“长生不老”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无情现实。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似乎给人类带来一丝希望,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就可以把细胞冷冻在零下196℃的液态氢中长期保存,需要时再使它们“化冻”,重新生长繁殖。
真正给人类带来“长生不老”希望的,是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克隆技术。从动物身上取下一个细胞,把细胞核植入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就可以形成像受精卵那样的细胞,并且发育成活体动物。英国的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诞生的。
由于克隆出来的动物和被克隆的动物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前者可以看成是后者的严格的“复制品”。羊是哺乳动物,在生理结构和功能上和人非常相似。既然它能够被成功克隆,那理论上人也可以被克隆。这看上去才是人类实现“长生不老”梦的真正希望。这个个体老了,取下一些细胞,又可以造出一个“自己”。通过这个方法,人就可以复制连续不断的相同的个体,一直生存下去。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就出来了。克隆的“我”比自己的儿子甚至孙子还小,那他们应该叫“我”什么?被克隆的“我”是我的儿子(女儿),还是我的“延后的同卵双胞胎”?数个“我”同时存在,彼此如何区分?身份证怎么发?如果每个人都用这个办法“长生不老”,还要不要后代?如果还要后代,地球上能不能容纳这么多人?
目前,动物克隆技术还很不完善。克隆“多利”羊的细胞核转移法成功率极低,277次试验下来,只有“多利”存活下来,且寿命(6岁)只有正常羊(12岁)的一半。不仅如此,克隆形成的胚胎,绝大多数不能正常发育,流产和畸形胎是常事。这对动物关系还不大,对人可不得了,试想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种先天畸形的克隆人?
就算所有问题都能解决,那克隆的“我”是不是真的另一个“我”呢?以现在人类的知识水平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被克隆的“我”具有和我完全一样的遗传物质,那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我”。
原因在于,一个“我”的形成,不仅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遗传因素只能决定我们身体的性质,如肤色、血型、遗传缺陷(如各种遗传病)以及患各种病的概率,但不能决定我们的思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这些都是后天形成的东西,既不能“储存”到DNA中,也无法当作信息输入另一个人的大脑中去。克隆能传递下去的只能是DNA所携带的信息。
人一旦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外部刺激对大脑的“改造”就立即开始。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输入的信号不同,脑中所建立的联系也不同,这就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了。
所以克隆的“我”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我”,还有可能与我的想法和习惯格格不入。我的知识、经验、习惯、爱好,也无法“过继”给他。所以“他”只能有与我类似的身体,却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这样来说,克隆技术就没有用了吗?克隆技术虽然不能复制真正的“我”,但应用前景还是很广的。对于人类来说,克隆技术形成的人的多功能干细胞,有望修补和替代我们身体里已经处于病态和死亡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克隆技术虽然不能使我们“永生”,却可以为身体的“部件”生产“替补件”。就像给老汽车换新部件能延长汽车的寿命一样,给我们换身体里已经“用坏”的“部件”也能使我们活得更健康。
总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不能用技术手段来打破的。
(摘编自朱钦士《克隆自己“长生不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代的炼丹寻药,到近代各种“抗衰老秘方”,都反映了人对更好生活的渴望。
B.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就可以冷冻保存细胞,这给人类带来“长生不老”的希望。
C.目前,动物克隆技术还不完善,成功率低。克隆形成的胚胎,绝大多数不能正常发育。
D.在医学领域,克隆技术被用来为身体的“部件”生产“替补件”,使我们活得更健康。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了克隆技术,当一个个体老了,取下一些细胞,又可以造出一个“自己”。这样,人就可以复制连续不断的相同的个体,一直生存下去。
B.如果克隆技术真的成功复制出人,那将导致人类世代的传承被打破,家庭伦理关系含混不清,会彻底搅乱代际关系和家庭伦理定位。
C.克隆的“我”不可能是真正的“我”,即便具有和我完全一样的遗传物质,但后天形成的思想、经验等也会把两者区别开。
D.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如果不加约束地强行用技术手段打破自然规律,有可能危害到人类的尊严,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3.作者认为克隆的“我”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我”,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个观点进行阐述的?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