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词曲常见考点:诗词结构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26 20:44: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660字。

  高考语文古代诗词曲常见考点:诗词结构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首句一顿,下三句连作一气说,体格独别。”这首诗与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在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乙卯①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②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①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②拾翠:本指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指采摘绿叶或妇女春日嬉游。
  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①,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在全诗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
  5.“起承转合”是律诗在结构上的一般要求,“转”句可以显示作者思路的关键,在前面铺垫蓄势的基础上陡然一转,顿生波澜。请赏析杜甫《登高》颈联在结构上的作用。
  6.根据对古诗结构特点的理解,填出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阕(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首句渲染气氛) ③___________(次)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①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②____________)
  下阕(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④____________) 抒情(主)
  7.“主人何为言少钱”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将进酒》
  8.《声声慢》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