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成语辨析
- 资源简介:
约19020字。
语言文字运用之成语辨析
【教学要点】
把握成语辨析的技巧
(一)避免望文生义
(二)避免褒贬误用
(三)避免用错对象
(四)避免谦敬错位
(五)避免语意重复
(六)避免不合语法
(七)避免不合语境
(八)正确使用多义成语
积累常见易考容易误用的成语
(一)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地理解,因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成语运用错误。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解题时,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技巧点拨】
1.把握关键语素
(1)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判断:(错误)
理由:“率尔成章”指不经构思,随意着笔,形容写作态度不严肃认真。率尔,随意的样子。句中把“率尔”理解成“直接”,属望文生义。
(2)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判断:(错误)
理由:“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厝,放置。句子语境是要事先做好准备,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2.探究成语源头
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
判断:(错误)
理由:“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望文生义。
3.关注成语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句子的语境
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判断:(错误)
理由:“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望文生义。
【知识拓展】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守正不阿】坚守正道,不徇私情,形容人正直无私。△不能理解为坚守岗位。
2.【望尘莫及】只望见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不能用来表达触摸不到的意思。
3.【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不能理解为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4.【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不能理解为“冒危险为自己捞取好处”。
5.【水米无交】形容彼此毫无来往,旧时特指居官清廉,跟百姓没有经济上的来往。△不能理解为没有吃饭、喝水。
6.【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只关注“空”。
7.【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不能理解为“传递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