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基础知识专题复习(体裁与题材)
- 资源简介:
约5120字。
诗歌的体裁与题材
一、识记诗歌体裁分类及特点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体裁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诗: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如:《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
古体诗特点:
(1)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2)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
(3)篇幅长短不限。
2、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如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杜牧《泊秦淮》。
近体诗特点:
(1)句子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2)平仄、押韵有严格限制
(3)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词的特点:
(1)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念奴娇,蝶恋花、鹧鸪天等
(2)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58字以内)。
(3)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注意: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三)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散曲又分为小令(如《天净沙•秋思》)和套数(如《高祖还乡》)。
二、判断一首诗歌的体裁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宋代林和靖的这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体诗。
2、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体诗。
3、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古体诗。
4、《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近体诗。
5、曹操的《观沧海》是近体诗。
三、识记诗歌题材类型及对应情感(★☆☆☆☆☆)
(一)咏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主要情感】表达不愿媚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
【常见手法】托物言志、比喻、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