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1020字。
2023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题点拨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括、分析、评价材料内容“四留意”
留意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同一材料内的信息整合,要讲究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与主题相关的重点信息。不同材料的信息整合要在同一材料内的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特别要注意材料间的联系,要有整体观念。作答简答题时要有意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对信息进行合理转换。
留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在非连续性文本中,不同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在阅读时,应留意各则材料中的观点句、结论句等。
留意选择题中选项对应的文本区间。注意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区间,找准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比对表述正误,必然与原文表述比对,不可凭印象推断。
留意解题技法的普适性。一般说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八大陷阱”(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范围不清、时序颠倒、因果混乱、曲解文意,说法绝对)大同小异,解题时可以借用其解题思维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比较阅读
多则材料阅读比较题设题点有对内容、侧重点、体例、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对于多则材料的阅读,应该先分析单则材料的内容、侧重点,再综合分析多则材料的共同点,结合新闻、报告等文体的结构特点迅速把握作者的观点、材料的意义与价值等。
二、比较阅读“三步走”。一、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常见的比较点包括:①报道、调查同一对象的侧重点、不同点。②报道、调查不同对象的相关信息的异同。二、根据题干要求,在材料中搜寻相关答题区域,并仔细筛选相关内容。三、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归纳、概括,使之成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最好分条作答。
对点训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33—31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31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
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