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理解性默写集训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850字。
2023年高考理解性默写集训--考前稳拿六分!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比兴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氓》中“_______ ”和“_______ ”两句分别通过植物枝叶茂盛和枝叶衰落的情形暗示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年长色衰,生动形象,对比鲜明。
(2)古代诗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屡见不鲜,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 ”两句以蛟龙与人的反应侧面写洞箫的艺术感染力。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义相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6)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既用“空”字写景状物,如“______________”,又用“空”字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__”。
(7)《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表达自己追求正道和清白的决心。
(8)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故乡之思和抱负未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0)韩愈在《师说》中对于那些士大夫自己不肯从师学习,却为孩子“择师而教之”的现象进行了评价,说“_______,_______”。
(1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绘行人的步履艰难、神情惶恐,从侧面表现蜀道艰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2)韩愈在《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13)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杏花”能够让人想到“秀丽”“神韵”等词,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意象。“杏花”一词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
(14)无限风光在险峰,《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描绘出蜀道高、险的奇特景象。
(15)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1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在愿望难于实现的情况下,只好把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17)“比”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使用这种手法,以桑叶的润泽有光来表现女子的容颜亮丽。
(18)大自然季节更迭,景色各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春天和夏天的景色。
(19)览古,常抒发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