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7/19 22:23: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66题,约19900字。
古诗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豰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处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评价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写100余字谈谈你的理解。
(闹,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通感修辞),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情感的事物,写出了杏花竟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表现出繁花盛开、蜂蝶争喧的景象,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春天的无限陶醉,与下文叹息人生无常、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情感构成对比。)
二、面两首诗采用了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宵夜,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早。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两首诗都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写法,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前诗用“人面”“桃红”作为线索贯串,通过“去年”寻春艳遇和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后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写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继而用“泪满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相当动人。)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诗人在首联生动地刻画了山中寡妇           的形象。第二联中用       和     两个字表现了人民的不堪重负。
2、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放鱼
[唐] 李群玉
早为觅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五、阅读下面一首长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2、      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1、“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量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2、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六、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林里。
(劝友人莫学武陵人,进入桃花源不久就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