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高三语文一轮导学案:语言基础应用
- 资源简介:
约25690字。
一、成语运用
(1)掌握积累成语、俗语的方法,做到准确书写其形,理解其义。
(2)规避成语、俗语使用中常见误区,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它们。
(3)积累一些常见的成语、俗语,了解其含义及运用法则。
知识要点:
1.成语定义:
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应用的定型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也有三字成语,例如:“口头禅”“瓮中整”“莫须有”等;五字成语:“蚂蚊搬泰山”“大眼望小眼”“打蛇打七寸”等;六字成语:“有一搭没一搭”“吉人自有天相”“高不成低不就”等;七字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初生牛犊不怕虎”“醉翁之意不在酒”等;八字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
2.成语起源: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前提是积累理解成语,并能够正确书写。成语的书写正确与否涉及成语的结构及音、形、义诸多方面。了解成语的来源,才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1)源于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逐日、开天辟地、火眼金睛、愚公移山、牛郎织女、天衣无缝、水漫金山
(2)源于寓言故事: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免、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叶公好龙、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杯弓蛇影、狐假虎威、井底之蛙、对牛弹琴、黔驴技穷、鹬蚌相争
(3)源于历史典故: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夜郎自大、卧薪尝胆、四面楚歌、三顾茅庐、指鹿为马、围魏救赵、负荆请罪、偃旗息鼓、草木皆兵、唇亡齿寒、毛遂自荐、退避三舍
(4)源于诗文语句: 春风得意、心有灵犀、怒发冲冠、莺歌燕舞、柳暗花明、红杏出墙、物是人非、扑朔迷离、人面桃花、悲欢离合、窈窕淑女、白云苍狗、投桃报李、鸠占鹊巢、乘风破浪
(5)源于口头俗语:狼子野心、众志成城、千夫所指、一干二净、三长两短、千方百计、指手画脚
3.成语结构:
成语内部语素的组合是有一定的语序,也是有一定层次的。汉语语法的各种结构格局几乎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成语的结构类型概括起来,有以下十种;
(1)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目的式:削足适履、越殂代疱、守株待兔、杀一儆百
(4)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风云变幻、青出于蓝
(6)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顿开茅塞、如丧考妣
(7)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处变不惊
(8)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吹毛求疵
(9)兼语式:请君入瓮、引狼入室、令人生畏、化险为夷
(10)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一丘之务、孜孜不倦
4.成语考点之曲解成语,望文生义:
大多数成语表里有两层意思,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的真正含义,而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叫做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
(1)案例分析与解读
案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