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3份)
- 资源简介:
古代诗歌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咏史怀古.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题材练习:题画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悼亡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咏史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秣陵吊古①
屈大均②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浅,忍含如许清泪。
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旧国,又怎忘兴替。虎踞龙蟠那得久,莫又苍苍王气。灵谷梅花,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石人③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注】①秣陵:今南京。②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③石人,指明皇陵前的石雕人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萧条”二字奠定悲凉的基调,“苦”字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B.“花柳”句借景抒情,写秣陵繁华胜景使人迷醉,导致了六朝的灭亡。
C.玉笛、金笳声声,秦淮微波荡漾,视听结合,烘托了深沉的兴亡之叹。
D.燕子飞归故国,化用前人诗句,赋予燕子新的内涵,拓展了词的意境。
2.本词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两首词的结尾,在手法运用与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王质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②。
注:①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
……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悼亡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承诗题,写梦中携手同游的热闹与欢乐,和晨起的悲伤哀痛形成巨大落差。
B.颔联自现境况,说自己在微之去世后的生活和生命状态,暗示彼此离别之长之苦。
C.尾联说阿卫韩郎也相应从官场离去,借此含蓄地表达自己已对官场不报什么希望。
D.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的是对微之的思念之情告慰之意,抒情方式主以间接抒情。
2.从“寄”和“雪”切入,对“我寄人间雪满头”进行有深度的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林和靖墓
吴锡畴
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
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
注: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一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抓住林和靖“无封禅文”,抒发诗人的胸怀。
B.写“鹤归”,指林和靖死后,第二句意思是林和靖死后拜谒者找不到他的坟墓。
C.梅花和林和靖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像陶渊明和菊花,梅花成为林和靖的文化符号。
D.每当人们谈梅时,自然会想起、说起林和靖,诗歌语淡味浓,令人遐想万千。
……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题材:题画类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米元晖①山水
张以宁
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②神灵集。
望中冥冥云气深,只恐春衣坐来湿。
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
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晖。
【注】①米元晖:名友仁,宋代书画家米芾之子,擅长山水画。②惨淡:这里指画面色彩浅淡迷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晨起步入厅堂,壮阔的自然山水映入眼帘,令诗人胸襟开阔,尘虑顿消。
B.颔联中“春衣”二字点明了季节,“坐”则表现出鉴赏者恬淡安详、诚笃专一的心境。
C.“江风吹雨百花飞”一句,是对前面两句的承接与补充,让人感受到温润明媚的气息。
D.本诗风格清雅恬淡,充满自然真性,与米元晖山水画所表达的“平淡天真”两相契合。
2.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欣赏画作的经验?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①二首(其一)
苏轼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②雀写生,赵昌③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注】①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花卉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故名折枝。②边鸾:唐朝著名花鸟画家。③赵昌:北宋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