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53320字。
文言文阅读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厉公之时,六卿贵。胥僮、长鱼矫谏曰:“大臣贵重,敌主争事,外市树党,下乱国法,上以劫主,而国不危者,未尝有也。”公曰:“善。”乃诛三卿。胥僮、长鱼矫又谏曰:“夫同罪之人偏诛而不尽,是借之间也。”公曰:“吾一朝而夷三卿,予不忍尽也。”长鱼矫对曰:“公不忍之,彼将忍公。”公不听,居三月,诸卿作难,遂杀厉公而分其地。
——《韩非子•内储说下》
材料二:
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晋郤锜见,其语犯。郤犨见,其语迂。郤至见,其语伐。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单子曰君何患焉晋将有乱其君与三郤其当之乎鲁成公曰:“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郤之语矣,殆必祸者也。
“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夫目、足、口、耳不可不慎也。偏丧有咎;既丧,则国从之。晋侯爽二,吾是以云。
“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吾闻之,国德而邻于不修,必受其福。今君逼于晋,乃无德之患,何忧于晋?”
鲁成公归。简王十二年,晋杀三欲。十三年,晋侯杀。
——《国语•周语下》
13.材料二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单子曰A君何患B焉C晋将D有E乱F其君G与三欲H其当之乎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指狠心对待,与《孟子》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忍”词义相同。
B.襄,单襄公的谥号。谥号用来评定人生前的功过,文中“厉”“成”也是谥号。
C.祸,意思是发生祸患,它与《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祸”用法相同。
D.伯,指兄弟间排行老大,兄弟排行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是伯、仲、叔、季。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厉公在位时,六卿位高权重,他们与君王抗衡,争夺权利,还结党营私,扰乱国法。
B.柯陵会盟时,单襄公仔细观察了晋国君臣的举止言谈,作出了晋国将要陷入混乱的判断。
C.单襄公认为,郤氏作为晋国的宠臣,已经有了极高的权势,这时应该怀有警戒敬畏之心。
D.鲁成公不担心晋国的威胁,因为晋国不修德政,而鲁国行德政,鲁国一定会得到福佑。
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同罪之人偏诛而不尽,是借之间也。
(2)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