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50字。
《孔雀东南飞》备课资料
学习了《诗经两首》和《离骚》这两课之后,我们已经反复接触到古典诗歌中的精品和它们运用的“比”和“兴”的手法。这回学习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我们还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手法的领会。而且,在我们读了《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之后,只要我们联系一下我国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就会发现,它们在写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孔雀东南飞》写的是我国古代的婚姻爱情悲剧,诗歌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兼用“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徘徊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诗歌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彼此眷恋之情。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这种比兴手法在现代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运用,如《花心》:“花的心开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写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种写法,在结构上,鸳鸯双飞与开头的一句 “孔雀东南飞”构成呼应关系,用的也是“比”的手法,体现了构思的匠心。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鸳鸯是水上动物,怎么会在树上?”大家通过讨论会知道这是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象征焦、刘不朽的爱情,是一种美好意愿的寄托而已。这种写法,就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梁山伯祝英台化蝶一样——“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文学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天仙配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结尾处写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是这种写法。
让我们再次接近我国古典诗歌的珍品。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你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试谈谈自己所知道的这个故事的某些片断。
②读了这首诗,你也许会深入思考:诗歌所叙述的这个故事有什么积极意义。
③你也许还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对它的评价那么高。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l 交流作家、作品信息
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有口才。梁时,官东宫学士,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