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43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登快阁》教学设计
课题 登快阁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意境鉴赏,明白“快”的不同对象及其变化过程,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
(2)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2.能力目标
(1)根据诗歌,体味黄庭坚的诗歌理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理解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 (1)围绕“快”字感受诗人的情绪起伏;挖掘“痴”与“快”的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渴望归隐却羁留官场的初衷。
教学难点 (1)围绕“快”字感受诗人的情绪起伏;挖掘“痴”与“快”的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渴望归隐却羁留官场的初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记笔记
一、新课导入
一千多年前,他被贬谪黔州(今彭水),从此,失意的诗人便与这一方灵秀的山水草木结下了情缘。于是,在乱世浊俗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狷介自持。他出淤泥而不染,他与世俗同流而不污,他和而不同,他就是黄山谷(黄庭坚)。山谷遗风也在这一方山水之间,传承流芳,绵延不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黄山谷,去领略那非凡的山谷遗风。
2. 作者简介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兼擅行、草书,和苏轼、米芾、蔡襄称“苏黄米蔡”宋四家。
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
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纪录。
《砥柱铭》近600字,长达8.24米,加
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是黄庭坚
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
3. 解题
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诗人登上快阁,以抒情感。
3.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上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快阁时通过倚阁观望江天描述的所见所感。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的是为官在外的一种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