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630字。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陆游看似闲散无聊举动下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幽愤。
3、鉴赏诗中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情感词中去辨析作者的心情。
教学重点: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陆游看似闲散无聊举动下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幽愤。
教学准备:PPT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与探讨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由高二上学期学过的陆游的《书愤》导入新课。简短回顾诗人有关情况。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今存 9300首,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少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坚持抗金主张;政治斗争中,屡遭排挤、打击。陆诗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是否也是陆游诗的典型之作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首诗。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陆游看似闲散无聊举动下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幽愤。
3、鉴赏诗中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
三、开门见山
赏题目诗题交代了哪些信息?由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临时安置,收复失地后还要回北方的。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由这个题目想到春雨后杭州的景象及诗人可能有的活动与感受。
四、初读诗歌品音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注意节奏停顿,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五、再读诗歌识整体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陆游初到临安感受到了什么?在临安他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准备在这里常住吗?
六、知人论世品诗情
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陆游素以国事为重,以收复中原为志,严州知府,一任地方官而已,远离前线,这与诗人的抗金报国夙愿相距甚远。但迫于“圣命”,只得接受。赴任之前,照例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一)“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哪些词可以解释他心情不美丽?“薄似纱”“客”“谁令”。
“薄似纱”,比喻,感叹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