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题古代诗歌鉴赏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17 23:07: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420字。

  古代诗歌鉴赏汇编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雨二首①(其二)
  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②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③吹不起。
  [注]①元丰三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寒食节。②君门,指皇帝所居之所。③死灰:《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头写春江满溢之态,突出寒食节雨量多,自然引出下文有关小屋的感慨。
  B. 诗歌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由屋外写到屋内,真实再现了当时在黄州的生存条件。
  C. “那知”二字表明诗人原本并不知道此时正是寒食节,后因见乌鸟衔纸才恍然大悟。
  D. 最后四句诗人以议论收尾,用朴实的笔触,表达了朝廷浑浊的局面如死灰般难以改变。
  16. 与黄州时期苏轼其它诗作相比,贺裳在《载酒园诗话》说此诗“最为沉痛”,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参考答案】
  15. D (“朴实的笔触”错,最后两句均用典,诗句并不是不加修饰、不加雕琢。“朝廷如死灰般”错,结合注释可推知是作者自己心如死灰。)
  16. ①环境艰苦,居所凄凉:诗人在诗中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诗人居所在风雨飘摇之中,如一叶渔舟。②物质匮乏,生活艰难:诗人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表现了物质生活的窘迫。③时节渲染,内心凄怆:寒食节,只见乌鸟衔纸而来,满目凄凉,却不能像昔日一样实现祭扫之事。④归朝不能,对政治冷淡:诗人借用阮籍的典故,以深深的“君门”“死灰”等意象,表现对政治的冷淡和沉痛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环境艰苦,居所凄凉:由诗歌前四句中“欲”“不已”,可见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烟雨中飘摇抖动。画面萧瑟凄凉,诗人处境艰难,内心悲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诗人受小人之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设问开篇:是谁种下这数百竿竹?诗人自问自答:正是被贬到此地任虚职、整日以竹为伴的“我”。
  B. 颔联两句既有对竹形象上的暗示,又表达了诗人与竹在精神上的契合。此联是咏竹,更是诗人的自喻。
  C. 颈联的“拂”“侵”二字极传神,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竹声的美妙和竹影的姿态,营造出物我为友的意境。
  D. 尾联“雪里看”是“看雪里翠竹”的意思,白雪翠竹既具骚人风致,又照应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
  16. 王禹偁爱竹写竹,从这首《官舍竹》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王禹偁?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