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7780字。
4、《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词常识,理解词作题材和写作缘由。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宋词的声韵美。整体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比较词人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并探究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体会城市的人文历史和精神魅力。
【教学重点】
赏析两首词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探究点染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研读赏析两首古诗词,品味咀嚼其中丰富的意蕴,明确城市兴衰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家国情怀。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演示法。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通过两首长调慢词——《望海潮》和《扬州慢》来了解文学记忆中的两座城市——杭州与杨州。《望海潮》是“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所创,相传金国皇帝完颜亮公元1158年听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传言无可考据,但柳永之词无疑是一张绝好的城市名片。1161年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曾占领扬州,造成严重破坏。词人姜夔1176年冬至日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创作了《扬州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掀开文学记忆下的两座城市的面纱。
二、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二)研读品味
活动一:整体性阅读,把握题材分组研讨《望海潮》和《扬州慢》的题材和写作缘由。
《望海潮》: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干谒词——他日你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后向人们夸耀。表达了对杭州的赞美,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推销自己,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