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29 22:06: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040字。

  《秦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了解秦腔、秦人、秦地的基本特点。
  2.体会秦川大地上人们的生命状态,思考其融入的生命意识和意义。
  3.感悟厚重的文化意蕴,促进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秦川大地上人们的生命状态和融入的生命意识。
  2.感悟厚重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内涵,促进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方风情一方戏,谈到曲艺文化,我们能想到京剧、越剧、黄梅山东梆子等传统曲艺形式,请同学们听听这两段戏曲选段,昆曲《牡丹亭》和秦腔《忠宝国》,感知不同的曲风特点(谈谈你的感受)。秦腔非常高亢响亮、其声如吼、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昆曲缠绵婉转、舞蹈柔美柔漫悠远。如果说昆曲像一杯馨香的糖水,那么秦腔就是一碗浓烈的辣酒;如果说昆曲宛若搔痒,让人颇感惬意,那么秦腔则仿佛是在割肉,让人痛不欲生......,初听秦腔并非像听昆曲一样更容易获得美的享受,但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响彻秦汉,律动古今,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循着贾平凹先生的文字,走进《秦腔》,去感悟秦地上生命的交响。二、情景任务(活动)设置
  2023年 6月 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 2023年 6月 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我校将举办以“讲好中国非遗故事守护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现邀同学们制作一面以“魅力秦腔”为主题的的文化墙。
  任务一:初识“秦腔”,了解秦腔之声——探究历史渊源及地域文化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介绍秦腔特点的相关语句段落,并结合课下收集的相关材料,来谈谈秦腔是一种怎样的曲艺文化形式?请大家补充完整下面的语段,为秦腔下一个定义。秦腔起源于西周,成熟于秦,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根植于秦川大地,由秦人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在文中标画一下关键的词语,一会儿找同学来分享,并写到黑板上。
  秦人:民性敦厚、吃大苦享大乐、粗犷质朴、敢爱敢恨秦腔:前声拖长、咬字沉重、大喊大叫、高亢、质朴厚重、震撼人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