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学案(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1 21:43: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590+16680字。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理据关系)
  【考情分析】
  所谓理据关系,就是指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根据材料与观点一致的原则,论点必须统率论据,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能够精准地分析理据关系是阅读论述文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解答所有论证题的基础,属于分析论证特点这个综合性考点。
  分析理据关系在考察时由两种题型,一是客观题,要求考生把握文本中的观点,判断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理解这些观点是如何通过材料得到支持的,观点如何通过材料得到论证的。常见的题干是“下列选项中最适合支撑某个观点的一项是哪一项”;一是主观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文本中的观点解读新材料,要求考生将文本中的观点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读题目中提供的新材料或现象。或者给出了特定的观点或现象,要求考生结合这些材料来分析和解读文本中的内容。
  【方法指导】
  根据材料与观点一致的原则,论点必须统率论据,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做分析理据关系题要抓住以下要点:
  (1)找准论点。首先通读全文,在文段中画出观点性的语句以及支撑证明观点的语句。了解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式如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引用名言,从而引出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纳出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论点。
  (2)清楚论点的常见位置。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论点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首或段尾;常在“我认为”“由此可见”“所以”等逻辑关联词之后;有些论点
  是在层层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这时通常会出现类似“我认为”“由此可见”“所以”等标志词。
  (3)理清论据。梳理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理论论据。细心谨慎,不要遗漏了某个关键论据材料。某个关键论据材料的遗漏,可能会影响到考生对文本观点态度的全面准确把握。分析立场态度。在找出文中运用的论据材料后,要分析把握该论据材料所包含的作者的态度倾向。在运用论据材料时,作者一般都会对该材料进行评论分析。一定要抓住这些文字,弄清楚文本中的事例材料是作为正面事例还是反面事例,搞明白理论材料是用来佐证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作为批驳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立场态度。
  (4)分清论点与论据的逻辑联系。
  论点是统帅,是灵魂,所有的论据都是为论点服务的。我们需要仔细辨析论据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文本中可能运用到多个论据材料,它们彼此之间可能是并列平行地共同支撑某一观点,也可能是正反对比地印证某一观点,还可能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思考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据与论点之间可能是归纳推理联系,也可能是演绎论证联系,还可能是因果联系,等等。还可以看论据与论点运用的先后顺序,如先论据后论点,叫引出;先论点后论据,叫证明。
  ……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的印证释疑)
  【考情分析】
  对信息的文本阅读而言,题目虽不能完全涵盖文本内容,但文本的主要信息应该包括其中。所以研读题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这一点上讲,研读题目可以大大减轻阅读的阻力,让阅读文本变得更轻松更有效。好的命题题目,应该是文本内容的框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阅读文本之前的题目研读是要明确考查的要点和疑点。明确考查的要点,运用逻辑思维和常识判断进行初步筛选,找出疑点,是研读题目的目的之一。另一方面,因为是在阅读文本之前的题目研读,即便符合逻辑与常识的判断,依然会有出错的可能,所以研读题目之后的阅读便是一种印证与释疑的阅读。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印证自己的判断;一边阅读文本,一边解释疑惑。这样阅读就有了思维的力度,对文本的把握可能更透彻更到位。
  【方法指导】
  【第一步】把握选项意思,预判语意逻辑。
  平时做这种题要着意培养快速判断选项的能力,提高敏感性,在初读选项时圈画出相应的关键词,从而快速判断选项的意思和逻辑。
  比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A选项: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此选项的意思和逻辑很容易判断:文化传统→思想体系;思想体系是“两创”前提。
  【第二步】找到原文语句,印证预判正误。
  印证预判的正误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原文文本,不可凭经验更不可凭感觉判断;二是高度关注细节,因为命题的设误点很细,稍有不慎,就会滑过去导致错选。
  比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A选项: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