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默写(3份)
-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侧面烘托类默写练习.doc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花鸟意象类默写练习.doc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通感双关类默写练习.docx
2025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侧面烘托类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助月光侧面烘托琵琶声美妙的句子是“ ”,苏轼《赤壁赋》中借助人的反应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人写音乐常常用水中的鱼和蛟龙之类的生物来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苏轼的《赤壁赋》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们分别是“ ”和“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琵琶行》中“ , ”以听众的悄然沉醉和江心月影的寂冷清寒,侧面烘托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和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 ”和《赤壁赋》中的“ ”,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
2025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花鸟意象类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桂”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又如“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归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或用以描写眼前景色,或用以表现隐逸情怀,如“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鹃是古诗中用来渲染气氛的常见意象。比如《蜀道难》中的“ , ”。
4.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典诗词中常用“雁”这一意象表达思念之情,或思乡,或思亲,或忧愁,或期盼……如“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人常用“鸥”这一意象表达闲居之意或漂泊之感。唐代诗人杜甫就写过这样的诗句:“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大雁”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偕“雁”抒离思、叹孤寂、表忠贞的诗词比比皆是,如:“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其隐逸的思想;李清照却在《声声慢》中以“ ”句写菊花零落之状,又慨叹“ ”,以菊花无人采撷抒发自己孤寂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达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达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 , 。”
……
2025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通感双关类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同学们写出古诗文中运用通感手法描写音乐的诗句,小明遇到困难,请你帮他找出两句,你找出的句子是“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运用通感,以声写声、以形绘声的手法,表现音乐的起伏多变,使音乐具有感染力。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巧用通感的手法,描写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到滞塞难通的过程的两句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念奴娇•过洞庭》“ ”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琵琶行》诗中以通感手法表现琵琶大小弦演奏之妙的句子是: , 。
6.补写出空缺部分。
《荷塘月色》中以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是 ,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通感修辞,描写宫中音乐表演的句子是: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