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案13
- 资源简介:
约5820字。
课题
《李凭箜篌引》教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李贺及其诗歌风格。
2.赏析本诗描写音乐运用的艺术手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品味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鉴赏并学习诗歌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 方扶南
白诗移人——琵琶声使人心动神移;
李诗泣鬼——箜篌音使鬼神动情流泪;
韩诗惊天——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任务活动一 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1.作者介绍
李贺 ,字长吉,中唐诗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家居昌谷(在今河南宜阳),世称“李长吉、李昌谷、李奉礼”。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2.了解“长吉体”
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字眼,形成“凄艳诡谲”的风格,使诗歌扑朔迷离,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鬼诗”。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3.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身价甚至超过盛唐著名乐工李龟年。李凭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4.题目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