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220字。
《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苏格拉底的对话,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关键术语和概念,如“正义”、“道德”等,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教学设计中鼓励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概念,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鉴赏苏格拉底文章的论证美和语言美,通过分析和讨论,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苏格拉底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苏格拉底的论辩逻辑,分析其如何论证 “人应当坚持正义”。
学习本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生动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难点
体会苏格拉底提问方式的独特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正义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坚持正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批注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语句进行批注,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辩论法:开展小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论辩技巧,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正义的视频或讲述一个关于正义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正义的思考。
提问学生:什么是正义?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关于正义的事情?你是如何看待正义的?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的著作《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为主角,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正义、美德、政治制度等问题。这本书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以下字词:
恫吓(dòng hè):威吓;吓唬。
谄媚(chǎn mèi):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拳拳服膺(quán quán fú yīng):拳拳:紧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