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3
- 资源简介:
约781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大家是高二的学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已经学过了,学过了再重新学,我估计在心理上可能是比较复杂的。学过了还让我们学,因为高一的学生没在,是吧?
学生:哈哈……
师:我现在正教着的就是你们现在的年级,高二的学生。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温习一遍。虽然学过了,但也过去一年多了,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估计你们的印象不一定那么深。抓紧吧,再看一遍。
学生温习课文
师:看完了吧?
生:看完了。
师:好,下面我问一个问题。来,大家看着老师,我问问题大家一定要说实话。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的举手。
一生举手
师:大家互相看看,好,一个同学举手了。请放下。不喜欢这篇课文的请举手。
众生举手。
师: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多数。好,请放下。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前两次都没举手,属于第三种情况,举手。好,请放下。
一生举手
师:也就是说,不喜欢这篇课文的占大多数,喜欢的很少。那位女生,你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说给大家听听,好不好?
生:这是一篇演讲词,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总结,我觉得这篇课文很有意义,所以我喜欢。
师:很有意义,好,请坐。刚才那么多同学不喜欢这篇课文,原因是什么呢?好,我替你们说一下原因。第一个,正因为这是纪念马克思的,所以我不喜欢。认为是这个原因的请举手,我看看。
无人举手。
师:好,不是这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这里边大部分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很多内容我们在政治课上也学过,语文课上还要学这些东西呀?所以我不喜欢。是这个原因的,举手。
众生举手。
师:好的,请放下。我估计这些同学是不是怀疑我们的语文课要变成政治课呀,哈哈,不喜欢是这个原因。第三个原因,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读下来之后没觉得有什么可学习的,为什么要把这样一篇课文选到语文课本中呢?真的不理解,还不如随便在报纸上选一篇新闻报道有意思呢,举手,我看看。
两生举手。
师:我都替你们说出来了,你们不用说了。刚才喜欢这篇课文的那位同学,你的理由是你个人的。那么我们今天在语文课上为什么要学习这样一篇课文呢?不是把它上成政治课,也不是歌颂马克思。我们语文课就是学语文,我们就是要学语文。这篇课文的语文因素太重要了,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大家知不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友谊很深?知道的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师:请放下,两个人友谊很深,以至于列宁说过一句话夸赞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