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评测练习.doc
力的合成课后反思.doc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doc
力的合成.ppt
共1个课件,1份教案,1份习题。
力的合成课堂练习
1、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共点力,其合力的()
A、大小和方向都确定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
C、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D、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N、5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1N B、3N C、5N D、9N
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N,F2=9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N B、25N C、6N D、21N
4.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角θ从0º逐渐增大到180º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力的合成教课后反思
力的合成这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前面连接的是物体的受力情况,后面在力的合成的基础上进行力的分解,及后面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部分,因此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堂课我主要采取诱导式及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学生初中学过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逐步引导学生领悟互成夹角的二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纳入新知,符合学生成长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在理解合理与分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深入,通过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在大小和方向上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课后思考之余也逐渐意识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探究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掌握好这个定则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知识,如何从代数运算过渡到矢量运算是本节的难点。同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用简单的语言和一幅卡通图引入了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等效代替的物理思想。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提水”说明合力与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比较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将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由旧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新教材的探究实验,说明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中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是希望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的方式去寻找分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并学会互相交流合作。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