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活八大关键词

作者:佚名  时间:2008/5/20 19:13: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141

  竞争
  来忘掉错对/来怀念过去/曾共渡患难日子总有乐趣
  不相信会绝望/不感觉到踌躇/在美梦里竞争/每日拼命进取
  竞争,是高三同学中无法避免的一个现象。有的同学看到其他人进步迅速,会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害怕失败;看到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超过了自己,更是愤愤不平,心里总感到堵得慌。
  南京师范大学的王一纯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经历——
  “从高二分科开始,我就是历史课代表,我热爱这门学科,学得很认真,也拥有遥遥领先的成绩。但到了高三下学期,很多同学开始突击历史、政治,一些原先并不起眼的同学以惊人的进步速度呈现赶超之势。看着他们和自己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我花了两年的工夫,他们仅用几个月就赶上来了?那我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我意识到这种情绪十分害人,就找到了班主任,也是我的历史老师,向他倾诉。他笑着听我讲完自己的心里话,语重心长地说:‘产生这样的心理不足为怪,到了高三,每个人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适当的危机意识可以刺激进步,但任其泛滥就会适得其反。其实你不用担心,因为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历史素养和能力,你应该相信自己。只要你不放松,用正常的方式和心态来对待历史复习,就不怕会落于人后。’回去的路上,我仔细想了老师的话,觉得受益匪浅。现在上了大学,虽已不学历史,但那种思维方式仍时刻发挥着效用,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在竞争面前,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态,不为外界因素而乱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武汉大学的孙思说:“在高三,无休止的考试、排名难免让同学们感到竞争的激烈。但事实上,大部分同学还是乐于相互交流的。我在高三时,看到有的同学进步了或在某学科有特长,我会向他们请教经验,他们也总是很乐意与我分享一些小技巧。我还常常和身边的几个同学一起讨论哪本参考书好,互相解决对方的学习疑难。不要害怕分享‘独家’资源会使你失去竞争力,事实上你会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你会拥有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圈。”
  是的,对我们来说,身边的同学不应该只是竞争对手,更是携手并进的伙伴、朋友。正如南京师范大学的王冠保所说:“如果说考前冲刺的时光是一段旅途的话,那么我觉得选择旅伴是十分重要的。你的朋友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你高考的成败,这并非危言耸听。
  “记得高三下学期时,班上的同学有一小部分其实已经放弃了高考,而另一部分人则在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我有几个朋友,我们经常一起上自习、吃饭、打球。他们的成绩并不都是非常优秀,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高考抱着积极的态度,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自己主要的乃至全部的时间。我们有疑难问题时会相互讨论,有新的考试资料会一起分享,有焦虑和挫折的时候会彼此安慰。所以,和坚持者保持一致吧,放弃者只会消磨你的意志,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焦虑
  心情很烦口很干/没有多余力气再对抗/只好远离这混乱
  太危险/焦虑的火焰就要翻过思想的围墙/夜昏暗
  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很多同学的眼睛里都写满了焦虑情绪,他们常常害怕自己漏掉某个知识点,常常担心高考的结果不理想。他们心情紧张,对未来感到迷茫,并开始自我怀疑,甚至产生放弃高考的想法。
  说到这一点,很多过来人也感触颇深。武汉大学的夏凌捷说:“每天晚上睡觉时,会不会因为自己今天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而责备自己?每天早上醒来时,会不会因为不想面对现实而烦躁难耐?每天走进教室,看到倒计时牌上的天数又减了一天,会不会因此心里一阵紧张?如果是这样,就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没关系,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是最棒的!每天晚上,告诉自己今天完成了什么,而不是未完成什么;每天早上,告诉自己今天的自己是一生里最幸运和美丽的;每天走进教室,告诉自己离‘摆脱’高考的时间又缩短了……用乐观和自信面对高考,远比悲观懊恼、故步自封来得轻松洒脱。至少,在不远的将来,你可以自豪地说:‘高考,我曾经享受过。’”
  焦虑的时候,我们也不妨发挥一下阿Q精神。
  同济大学的亓季松的做法可以说是将阿Q精神发挥到极致。
  他回忆说:“像焦虑、想要放弃一类的心理问题,我相对任何一个将要经历高考这样重大的人生转折的高三学生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其中就包括我。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星期的时候,我甚至有向母亲提出放弃高考,出去闯荡,比如开个书店的念头,试图逃避人生的选择。然而最终我没有逃避的原因是我学会了相信自己,一种彻头彻尾的相信,说得好听点是学会了自我暗示,说得不好听是自恋。我会一大早起床对着镜子微笑甚至狂笑,说着‘我是天下第一大才子’这类的狂言,藐视一切自卑与懦弱。在我案头的玻璃下,压着好多纸条,上面写着诸如‘我考第二谁还敢考第一’、‘我比教授还教授’之类的话。与此同时,我又学会了‘宽容’,我能够‘容忍’别人的超越,始终把自己放在最差的位置,把别人想成都比自己强,把自己的包袱丢给别人,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使自己每天都感觉自己在进步,把别人的进步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另外,我还学会了自我放松,真正地放松,比如留一天时间给自己疯狂地玩,使自己处于一种忘我状态,等休息够了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精力无限,学习效率极高。当我心有杂念的时候,我会在心中用一杆秤把杂念和高考作一个比较,感知一下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很明显,在我当时的心中没有什么比高考更令我在意的了,这时任何杂念都被排除了。”
  高考综合症
  不想再怀疑自己对不对/甩开一切无所谓
  run away ,run away/象困在雾里/烦躁地想从茫然的现实中逃离
  临近高考,除了时而来袭的焦虑与自我怀疑之外,很多高三同学还经常莫名其妙的感觉烦躁、情绪低落,就像南京师范大学的高纯概括的那样:学习压力+睡眠不足+高强度作业=莫名烦躁。高纯将其称为“高考综合症”,而她的“高考综合症”通常在晚自习的时候发作——
  “教室里没有老师,但鸦雀无声。我盯着书本,大脑已经持续了十几分钟不听使唤了。周围的空气让我透不过气来,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却越急越静不下心来,脑子里仿佛塞满了东西,思考起来却空空如也。那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我耳边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刺耳。在这样的特殊阶段,时间越发显得宝贵,我却就这样让时间白白地溜走么?”
  与其努力地思考却越思考越乱,倒不如利用这个时间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
  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学习嘛!于是,我走出教室,轻轻地掩上门。据说运动可以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我径直来到操场上,边跑边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缺氧的大脑也补充点营养。跑完了,感觉真痛快!就好像蔫了的青菜泡过水一样,立刻饱满起来。
  “走进教室,回到座位上坐下,等气息平稳下来,我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没错,当你烦躁得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倒不如索性放下书本,“run away”,或者听听喜欢的音乐,和同学散散步、聊聊天等,将心中郁积的压抑烦闷统统释放出来。当你再回到学习中,也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高三片语•祝福
  送给高三的学弟学妹:愿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不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不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不在因身体的顿挫不适而万念俱灰,不再因生命的瞬忽飘逝而惆怅莫名。愿你们能够带着梦想穿越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越为伊憔悴的隘口,终将于蓦然回首之间——美梦成真。
  情感
  记忆它搁浅,在高三那年/和你演出的极短篇
  流动的时间,静止的画面/说声保重,当白云走过你的窗前
  或许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急需释放,或许是因为枯燥的复习让人空虚,或许是因为……有的同学到了高三,难免受到情感困扰,甚至影响学习。高纯向我们描述了她高三时喜欢上一位男同学后的心路转变——
  “翔是我们班的数学尖子,一次数学竞赛让我开始关注他。那天,老师在班上宣布只有他一个人得了奖,让他上去领奖时,他并没有显出特别高兴的样子,而是懒洋洋地起身,鞋底擦着地面,一步步地几乎是滑到讲台上去的。领到奖品,他一分钟也没有停留,保持原状态回到了座位上。也许这就是酷吧!大概是他当时的举动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叛逆心理”,从那天起,我的生活开始有了细微的改变。
  “我开始每天写一篇心情日记,记下他当天的一举一动,记下我初恋的心情;每次考完试,我除了要看一下自己的分数和名次外,还要比较一下我们之间的差距;每当下课时,我都要留出一点时间与后面的同学聊天,以便用余光“扫描”他的身影;每个节日,我都会买一张自己喜爱的贺卡,写上一些激励的话语,偷偷地放到他的桌肚里……
  “然而,不久,我却发现这样的“爱情”并没有给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半点色彩,反而让我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因为下课时脑中储存的他的身影会延续到上课;每天对他的注意让我背负起了两个人的喜怒哀乐;我和他学习成绩的差距让我清楚地明白我们还没有开始,就注定会结束。
  “我不愿自己在无谓的痛苦中挣扎,于是,我开始转移自己的视线,心情日记上开始多了几篇抒情散文,其中有对母亲的愧疚、对父亲的热爱;下课时,我找上几个好朋友出去晒太阳,谈学习,谈理想;上课我只要注意力不集中就掐自己一下……终于,理智战胜了情感,我的生活也增添了几缕阳光,一切变得明朗起来。我在心情日记中潇洒的写上:激情高三,我们不谈爱情!”
  是的,在高考面前,所有一切都可以暂时抛到一边,何况懵懵懂懂、飘忽不定的“爱情”呢?为了心中的梦想,你可以做到心无旁好骛。高考过后,相信你能够用更为理性的眼光来对待一切,作出选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