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梦》教学反思
作者:不详 时间:2008/7/28 14:20:0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86
上课初始,我向学生介绍了北岛的《生活》和顾城的《一代人》这两首诗,以之作为导入,以便使他们初步体会象征这一创作手法。接下来,我介绍了作者黑塞具有反叛性的生平资料,并按照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笛梦》所具有的不同于传统的特殊之处: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两首新诗(多媒体):
《生活》——北岛
网
《一代人》——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我们接触的这两首新诗,是运用了一种叫做“象征”的手法来创作的,其实象征并不陌生,过去,我们学习过《白杨礼赞》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即借助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白杨礼赞》是一种部件性象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具有象征色彩的小说:《笛梦》这是一篇从整体上隐喻整个世界的小说,运用了一种整体性象征的手法。首先,我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城,成长于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考入神学院,不久逃离。原因是经学院教育不但扼杀智慧还戕害人性。逃离神学院后黑塞漫游各地,做过钟表匠、书店学徒……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他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黑塞自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
“从小,黑塞就幻想自己能成为一个魔术师。十三岁起他就明白,自己要么成为诗人,要么什么都不是。这种天生的浪漫气质,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后来人们称黑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开始介绍小说的三要素并欲按照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章。在分析到“歌声”时,我说:
“歌声”是生活体验、思想情感的载体,“歌声”是文章的线索,在少年的“我”的歌声中,充满无边的欢乐,“我永远只唱令人高兴的歌”,歌声中的一切,无不抹上了“我”的主观情感以及对世界最初的认识。
灰眼汉子的歌声同样诠释着对生命和世界的不同认识,随着歌声由单纯的快乐变为神秘的苍凉,生命也因之变得丰富和成熟。
突然,一个叫蒋晨洁的女生问道:“老师,这篇文章既然是以歌声为线索的,为什么题目要叫做《笛梦》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里也曾讨论过,大家的意见不相统一。没有想到,在课堂上,学生居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请同学们来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叫王万杰的同学系到了前面讲过的《草莓》一文,说笛子和“草莓”一样,是触媒。
另一个叫何圣洁的女同学却认为题目的重心在“梦”上,因为小说是记录了一段梦一样的历程。
还有一个同学稍微有些跑题儿,他主要是肯定了前面的同学关于“历程”的看法,谈到文中的“我”出发时有如白纸,后来浸染了人世的种种经历,有所变化和感悟……
没想到,一个沉默寡言的农场班学生站了起来,他联系到黑塞充满叛逆的少年时代,讲到文中的少年,也是抛弃了父亲的笛子,是否有抛弃家庭压制的象征意义。所以题目的意义不是为了讲笛子,而且由笛子引发的这一段梦境般的历程。他的这一发言得大班级很多同学的认可,许多人一边听一点头。
同学们变得热烈起来,都参与到了这场大讨论中来,也有人开始问:
“这个灰眼汉子会不会就是文中的那个‘我’?”
于是,我引导同学们由此展开对人物的分析,一个学生以小船和海上的风浪来比喻问中的两个人物,还一个叫孙琳的同学想法非常特殊,她认为文中的“我”仅仅是一个载体,这段旅程一切都象征着人生的种种经历,那个“灰眼汉子”也是经历中的一种,当然,很多的同学是认同“灰眼汉子”就是“我”,是作者内心的两个方面。最后,我们明确:
本文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模糊的年龄,我们对少年和灰眼汉子一无所知,但这却使人物获得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我”是个纲踏上人生旅途去追寻人生真谛的少年,灰眼汉子是经历了人生沧桑的中年,他们成为了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人而非实际意义上的人。
所以,你既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为各自具有代表性和不同象征意义的人,也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人生的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大家所阐述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
热烈的讨论之后,我总结了全文,并和他们一起朗诵了黑塞的诗《旅行之歌》:
太阳,照进我的心里来,
风啊,吹散我的忧愁和悲恸!
除了走上遥远的旅途之中,
我不知道世间还有什么更高的欢快。
我迈开脚步,走向平原,
太阳会把我晒黑,大海会使我清凉;
为了对尘世生活获得同感,
我兴高采烈地将一切感官开放。
这样,每一天新的日子,
会给我介绍新的朋友、新的弟兄,
直到我能无痛苦地赞美一切力量,
成为一切星辰的宾朋。
这真是令我兴奋的一堂课,我发现了学生们的智慧是无可限量的,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那个可以激发他们好奇心的“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