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作者:茹红忠 时间:2008/9/27 21:06:1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29
一、模仿中建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更不是全由教师教出来的。他们接受知识获取能力是其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原有的心理图式或形成新的心理图式的过程。既然写作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那么如何建构学生的写作能力?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作家也不是按照写作技法来写作的。中国古代蒙馆中属对训练,就是通过学生反复诵读《声律》、《对韵》之类的作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到对联的规律,背诵和反复诵读的过程就是建构某种感受和认知模式的过程,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首先必须建立在对别人美文佳作的模仿基础上。如:教完了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可以让学生模拟《淮上的冬景》,仿作《故乡的冬景》等文章,学生在经过了模仿写作之后,渐感什么是成品的作文,也就逐步建构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具有了一定写作能力之后,必须充分深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学生要学会做生活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关心社会、关心人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满腔热情地去拥抱生活,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价值,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只有当某事从内心深处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你才能敏锐地感受和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积极地思考生活,抓住人物的特点和事物的特征;善于发现平常小事中隐含的意义,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对生活的真善美要热情歌颂,对生活的假丑恶要无情地鞭鞑。总之,学生只要学会了真心实意地去关注生活,那么,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衔谈巷议,都市风光,田园野趣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源泉,只要对生活的观察由被动、消极的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能写出情感真挚,思相真实,个性真切的颇有悟性的文章来。
三、阅读中领悟事物意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文本中阅读到的内容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同时,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技巧和材料。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首先,提出阅读的要求。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是阅读的至高境界,对美文佳作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对于名句佳言,要求学生心领神会,这些都能很好地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其次,确定阅读范围。阅读中要避免只是选择那些言简精彩的片断或与应试作文相关的文章的现象,否则会严重影响了学生从文中获取和掌握信息量,扩大知识面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因时因人因地划定课内外兼容,古今中外并括的阅读目录。第三,以课内为主,辐射到课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文本中的文学作品告诉学生们名家是怎样感悟生活,反映生活的,但只凭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向课外延伸和拓展。广阔阅读有助于扩大视野,增加积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总之,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事物的意蕴,因为感悟是写作的生命。且做到读写一体化,并懂得为写而读,读是手段,故要读的全和透,文本中自有作法;书中有营养,为读而写,写是目的,故要写得勤,写出领悟到的体会,写出读书的境界。
四、评改中激活写作欲望
在作文评改中,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有成功的追求,有成功的心理冲动,才能激活他们内在的成功因素,写出各类出色的文章。然而在评讲中,有的教师走过场,全班同学竟然不知一次作文的上乘之作有哪些,中、下层之作有哪些。久而久之,学生也流于形式,这种行为严重挫伤了学生创作的激情。所以,在讲评时,教师应注意高中生既有从半成熟向成熟、独立,要求得到社会的尊重,形成较强的自尊的一面,又有由于趋向成熟,认识能力、水平不够高。从而产生担心得不到社会尊重和好评的忧虑感的一面。在写作上,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写出好的文章而得到社会尊重,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另一方面,又怕写不出好文章而束手畏难,这就是使很多中学生怕字难字当头。这种动荡的心理表明:写作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智力发展的积极心理与惰性心理的矛盾过程,因此,教师评改作文时,既要激励学生成功的心理,又要激动学生“表现”的心里。鼓励学生写作时标新立异,养成勤动笔,乐于作文的好心态。
五、行文中开拓新颖思路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积累了生活中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也不一定能写出上乘的作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曰:“文章最忌随人后。”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之所以涌现了众多的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其思路之新颖,写法之创新是成就这些作品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是永远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的典范。所以,对于同样的材料,同样的主题,思路不同,表现手法出新,产生的效果会大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行文的立意要新颖,尽力做到文贵创新。
综上所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兼容并蓄的过程,更是一个日程月累、循环渐进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个性化的写作灵感,撰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体悟人生,才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