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下的我

作者:潘南峰  时间:2008/12/15 15:01:3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59
  三年前,带着几分憧憬和向往,我成为想象中的教师;三年后,带着几分坚定和成熟,我成为征途中的教师。
  ——题记
  一路波折,几经辗转。大学毕业三年后,今天的我站在梦想的讲台上驻足凝望,思绪万千。曾经教过的学生记忆犹新,或喜或悲,他们伴随着我走过了一千多个难忘的日子。讲台发生的一幕幕历历在目,或甜或酸,为我完成了一次次的洗礼。对教学,我感慨良多;对育人,我体会颇深。谨以此文我要把自己的感触细细托出,与大家共勉。
  走入课堂
  立足杏坛,播撒汗水。课堂是教师耕耘的园地,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以校为家的我专注于课堂建设,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取胜的关键。为了建设和谐课堂和魅力课堂,我精心准备每一构成要件。无论是教态的显示,还是文本的解读?无论是授课的板书,还是问题的设计?无论是教学语言的表达,还是教学活动的安排?每个要素都不可或缺地共同组成完整的课堂,完整的课堂需要完成一定的量,在量的基础上要保质。质就是要求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成。围绕质字做文章,课堂就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课堂有了目标方向后,又往往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显得生硬。在处理某个环节上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别里科夫的顽固是出名的,如果硬抠,就会让学生对他的恋爱不知所以然。对课堂情境的再思考,对教材内容的再理解,对学生心理的再认识,这些都必须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学生、教材和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教师本着与时俱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跟得上形势,派得上用场,有效地分析矛盾双方,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流畅的互动和闪亮的回答可以是成功课堂的标杆话,那么沉寂和冷淡则让我承受了课堂的痛。一节课上有了遗憾之处,我的步伐会变得沉重而离开课堂。自责、不满都会对自己发动强烈的攻击。不过有时真要感谢这些遗憾,因为那是激情过去的沉思,使人清醒的理性。不因一时的收获而得意,不因短暂的满足而忘形。我曾经给自己的课打分,分数低的话采用“刑罚”——一个人沉默。沉默是不断的反思,以反思形成课堂建设的推动力,有利于我在课堂教学中稳健态度的培养,有利于形成不断创造与分享的长效机制,课堂趋于完善,臻于完美。在自我折磨下,我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理解慢慢好转。不断地磨合师生间心理默契的过程,是促使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达到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不仅知道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更知道其中的“三波四折”。在教材的解读中融会教师的才和学生的情,创造出一种共享的课堂。如果这样课堂就成了知识的摇篮,成了师生共同劳作的试验田。最后如约而至的是心灵的升华、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养成,教师与学生都在课堂中学习、成长。
  赢得课堂
  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高境界,必须从现实出发,而摆在面前的现实是诸多因素的困扰。教师的情绪化教学容易摆布课堂,失去方向;课堂的突发事件往往扰乱课堂秩序;教师的驾驭能力也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曾经因我的“手下留情”致使课堂秩序失控,尽管苦口婆心、声嘶力竭,下面仍是一盘散沙,无法拧成一股绳,课堂陷入混乱状态,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何谈教学成果。之后我注意到课堂驾驭的道理,就是“先下手为强”,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说到课堂管理,我觉得“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应是好方法。保持课堂管理的力度和弹性,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不能走极端,高压使课堂失去活力,松散使课堂失于严谨。从一枝一叶抓起,规范教学秩序,严肃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的理念、模式都会与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息息相关。这要求管理上讲究科学、民主,根据校情、学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从教师自我管理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台上的我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具备一定的判断力。这种敏感是来自对课堂的深层认知,对成绩的深层把握。课堂上对学生一言一行的体察,认知目前的学习情况,更具体地通过对成绩的动态分析,查教学效果、找教学优劣、摆思想动态、补缺防漏,及时“拨乱反正”,对症下药。有个学生一到上课就爱打盹,成绩一直差,我私底下调查才知道他经常半夜去上网。有一次就以他的成绩差为理由来教训他,从他嘴里知道情况后,予他机会让他改过自新,否则就告诉他父母。后来在我的监督和开导下他终于消除了网瘾,成绩也逐渐上升了。一些上课不敢发言的同学往往内心比较自卑,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是很有必要的。请学生当个“小老师”是为了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解题能力;学生互批作业是培养他们发现错误的能力;布置写一件家务事的文章是让学生有份感恩的心,学会报恩。教书育人,树人为本。任课教师不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人格的培养、品格的塑造、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需要教师更关注,这是授给学生的“渔”,终生受益,也是教学的最大价值所在。
  享受课堂
  课堂亦生活,教师把自己融入进去,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都会令你回味无穷,笑脸和泪花应该成为课堂之缀。听名曲、赏美景、评人物……课堂是一块小天地,奇珍异宝、任你采撷。一路游玩去,你会感到心旷神怡、其乐无穷。课堂也有旦夕祸福,不测风云,分数丢了、黛玉死了、晚景凄凉……这等滋味真让人难受,为什么人间总会有不幸事,偏偏又落在这里?用泪花擦把脸,尝了人间的辛酸。平时更多的是在守候中完成的,师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演出。课堂这个舞台没有观众,只有演员自己。在舞台上,我和我的学生带着微笑,破解了一个个的谜团,汲取了一瓶瓶的佳酿。从课堂教学中,我懂得了生活的滋味;与学生交往中,我历练了人生的感悟。站在讲台上时间越久越容易产生感情,学生的感受好比是自己的感受。教学是个过程,随着光阴流淌。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但知识海洋的遨游、智慧火花的碰撞,人间百味的品尝和精神世界的体验以及抱负理想的执着都会永远留下来,成为活化石,供人们观赏和回忆。课堂是人间会留下一段记忆的历史。
  三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学是门综合艺术,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长年累月地实践中不断领悟、摸索和掌握。从事育人工作,摆在面前的是条曲折而艰辛的路,因为眼前的学生永远是个谜,当你熟识之后,你又会陷入另一个迷途。当无法真正解读受教育的对象时,教学的前途永远是个未知数,那么等待教师的是如何努力的做出正确答案。教师必须擦亮自己的眼睛,时时鞭策,自我加压。以教与学的理想境地为前进的方向,迸发出持久的动力在不停探索和求真中去实现自身价值,培育英才,为桃李芬芳。教师的成长成熟一半需要自己,另一半需要学生。学生是教师的老师,孩子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有时的思维火花都让老师感到惊讶,因为学生说《鸿门宴》中的项伯他的糊涂是“大义灭亲”呀。对教材的深度扩展,对生活的深刻体味,都会使他们对课堂起到主导作用。教师教会的不仅是学生,更是自己,在一次次的交流对话中,教师的知识、性情、态度,品格等等都在默默的成长、完善。三年的教学丰富了我,使我变得从容,达观。
  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讲台上的我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实施这项工程。站在讲台上,立的是师德,塑的是师魂,成的是师风。一位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可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那么教师就是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看着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内心的欢欣无以言表。做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的光荣,也感到重任在肩。漫漫长路,我正走在征途上,向着朝阳前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