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城市与农村的对话
作者:周立雄 时间:2009/3/9 12:51: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25
城市和农村的边缘
文/悲伤女孩
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是什么?是脸上镌刻着的迷茫?是让人释然的发现?还是让人逍遥自适的惊喜?抑或是其他什么?
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是迷茫。说起农村,它便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农村里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翻不完的大山,走不完的泥泞小路……城市里有花园式的房子,有漂亮宽阔的沥青路,有娉婷的少女…… 凭着对农村的厌烦,怀揣着对城市的憧憬,我踏上了城市的土地,从此,便生活在了城市和农村的边缘。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我兴趣盎然的生活在城市里的时候,我总觉得空落落的,我无法排除乡愁的重轭,无法忍受孤独的侵蚀,无法缓和那紧张的旋律,它们像武士的铠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尽管我忘情地欣赏着城市的日升月落,吟咏着别有风味的城市三秋,但是,家乡的点点滴滴总在我的心中萦绕徘徊。
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是让人释然的发现。当我站在城市的边缘的时候,我讥笑自己的无知。不管家乡是贫穷也好,富裕也好,卑琐也好,它才是那个唯一可以让我依归的地方,有人盼我,牵挂我的地方!当我站在农村的边缘的时候,我渴盼着城市,它的敏感,它的细腻,它的富饶,又让我恋恋难舍。
在城市里,农村又让我津津乐道,特别是那份明澈得让人心醉的乡愁,它让我在异乡尽情的品味,尽情吸吮它的芬芳,它让我尽情的挥洒来自于农村的那分热情和真诚。在农村里。城市又让我日思夜盼。特别是绚烂进取的城市生活,它让我尽情的体味那份来自于城市的细腻,敏感与执着。此时,我才发现了自己有了一种新的方式,一种从来都没有的角度和高度来认识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边缘地带上,有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那日夜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的火车。它总是忙忙碌碌,但是又总是温馨快乐。当火车从城市开往农村的时候,里面装满的是回家的焦急和快乐;当火车从农村开往城市的时候,里面装的是乡愁和牵挂。无论它装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些情感都值得我去珍惜。这种软绵绵的,轻飘飘的,暖烘烘的边缘情怀,它伴我度过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就像“美酒加咖啡,一杯接一杯”的让我惬意与畅怀。
火车是一个装满边缘情怀的魔盒,只要你一碰见它,它便会让你百感交集。当我被魔盒送到农村时,家乡的那些山山水水,让我如痴如醉,在瞬间就解冻了我的乡愁。以前生活的场景像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小坝子,是我和朋友玩沙包时的地方;这个小山洞,是我和朋友捉迷藏的地方;这座小桥,是妈妈常常为我送别的地方……它们就像一颗颗珍珠,让我珍爱不已;它们就像一条潺潺的河流,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此时此刻,我看着被时间磨得苍白的家乡,我心中涌动着莫名的伤感,时隔半载,恍如隔世。我不禁想问:我为什么要长大呢?我又为什么非得要离开我的家乡呢?我为什么会是一个边缘人呢?时间又为什么是如此的匆匆的呢?
在城市喧嚣的夜空下,回忆农村的宁静、听悦耳的蛙鸣……躺在农村院坝里的竹椅上,缓解城市的压力;在城市繁忙的工作中,带份乡愁去咀嚼,在农村的休憩中,勾勒自己在城市里的梦。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是要一个至情至性之人才能看到她的美丽的内涵。勿因居住在城市而欢喜,勿因居住在农村而伤悲。多到这个边缘来看看。这个边缘有朝一日的迷失,都会让你的生活失去一分异样的光彩。
(摘自“QQ论坛”,有删节)
【品读】钱钟书的《围城》里有一句名言:“住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那是指爱情和婚姻。细品这篇文章,才知道,这句名言用在生活上也极为妥贴和美妙:生活在城外的人想进去,真的进去了又极想念城外农村恬静的生活,想念那一份热情和真诚,心中泛起如潮的乡愁。文章通过对比,不是为了揭示城市生活的多彩,也不是为了揭示农村生活的宁静,而是为了凸现一个生活哲理: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活都有其美丽的内涵,因此,“勿因居住在城市而欢喜,勿因居住在农村而伤悲。”多到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去看看,定会发现生活的无限美丽。文章层级蓄势,卒章显志,妙若天成。
农村蚊子与城市蚊子
文/剑寒
在农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上,农村的A蚊子与城市的B蚊子相遇了。A说:“老兄,你好幸福,住在高楼大厦之中,享受着鲜嫩的餐点,你看看城里的人,那白白净净的皮肤,不喝他的血,就是亲一下,我也知足了,我要去城里!”B说:“老弟,承蒙夸奖,高楼大厦不假,白白净净也不错,可是你知道吗?城里人,瘦的像皮包骨,胖的像大象,这算个什么好?我可羡慕你呢,农村多好,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水是多么的清,景色是那么的宜人,我是蚊子,下辈子我投胎一定做人!我要去农村!”
A与B互相道别,相约以后相见。
A来到城市,来到他梦中的圣地,高楼大厦,餐点诱人。飞着飞着,感觉饿了,于是他来到一户人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正在睡觉,他想可以填包肚子,于是箭一般飞下,突然,他感觉背后一片烟雾向他袭来,他以为是香水呢,可是他感觉到头晕脑胀,没了力气,马上落下来。就在这一刻,他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妇,手拿着灭蚊器正面带微笑地看着他。这个微笑太美丽了,可这美丽为什么却要消灭他呢?他没有想明白,就晕了。夜深了,他没有死,他是那么高兴,他从内心里感谢灭蚊器生产商。他想:人类也挺聪明的,如果灭蚊药那么绝,那不把我们蚊子全都消灭了吗?消灭了我们蚊子,他们不就失业了吗?说起来,我们蚊子还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呢!哈哈!不过他感觉还是很晕,现在肚子还是饿的,城市太危险了,要是在农村,喝点牛、猪的血,也饱了,还是回去好!于是他朝着农村的方向飞去……
与此之前,B来到了农村,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他迷了好久,有点饿了,决定降落到一个村子,可是从天上看到村子好像被大雾笼罩(其实是人类正在烧草,用烟熏蚊子呢),莫非是来到人间仙境?他太高兴了,向下飞来,当他要接触到烟雾时,马上感觉呼吸不畅,掉头就跑。可是他禁不住流泪,也不知是伤心的泪水,还是被烟熏的泪水,他气馁了,妥协了。他想农村其实也不好,随时丢命,还是城市好,每天隐藏到半夜,等到灭蚊药失效,然后再去填饱肚子,挺幸福的!这样他离开了农村,向着城市的方向飞去……
A与B再次相遇。他们没有说话,他们的心里在想,到底还是家好!
流浪的人,停下你的脚步,想想到底哪里是归宿?
我想还是家乡好.....
(选自秋色文学社区,有删改)
【品析】农村和城市,到底哪里好,到底哪里才是归宿?本文以一则短小的童话(或寓言)的形式作了生动的诠释:不管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宁静的农村,“到底还是家好”,“还是家乡好”。因为,在异乡,你总有一些陌生感,总有一些不适应。
在一个城市,遥想农村
文 / 宇皇
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冥想农村
那夜色飞驰,像黑色的野马
一路达达的蹄声,奔向远方
车灯、霓虹、街头店铺明亮的招牌
这城市影迹闪烁,遥远的尽头
是田野:父亲浑浊的汗珠
阳光下麦浪翻滚、镰刀发亮
在一个城市的浮华深处,赤裸臂膀
我身上有荒野泥土的味道
那是农村,我灵魂生长的根部
贫穷饥饿的春天,一个
饱满绽放的忧伤
生我养我的土地!那苏北平原的田野
玉米疯长着翠绿的骨节
黄瓜、油菜、秋天烤地瓜的香味
远处稻田里谷苗长势良好
人们打着赤脚、踩过污浊的泥浆
在城市,面包和豆浆的早点
我吃下去,倾听一地庄稼
在我心中表达的声响
它们说,庄稼、城市和人民
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多少年前
一大块庄稼地,生下我们的城市
在城市的角落,我艰难地探询
我看见它春天的河畔、青草上干枯的柴禾
黄昏的炊烟,搅拌着村落的犬吠
农业社会里五谷杂粮的晚餐
生活的清贫与充实
灰色的高架桥,蔓延过荒凉的城市
我看到农村,它左手的锄头挥落荒野
右手的希望变成白色的鸽子
——它们飞起,向美好、富裕
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
风声淌过黑夜,在城市的远处
有火车呼啸而过的轰响
那是农村,我苍老永恒的母亲
她呼喊,向着一个城市的沉寂
有谁知道,芦花白头的季节
我从五月的城市,打马归来
(选自“红袖添香论坛”)
【品蕴】暗夜里,寓居于城市一角的诗人思绪如“黑色的野马”,“达达”地“奔向远方”。思绪漫如海潮,野马无拘束,比喻贴切美妙。这思绪,既有对城市之根的追寻,“一大块庄稼地,生下我们的城市”。这思绪,更满盈着无边的乡愁,想起老父亲,想起泥土和稻禾瓜果的芬芳。虽然农村清贫,但是生活充实;虽然,城市有炫目的“车灯、霓虹、街头店铺明亮的招牌”张扬着城市的繁华和诱惑,但是,在诗人心中,城市的高架桥是毫无生气的灰色,章显着城市的“荒凉”,那不是物质层面的荒凉,那是城市的形象在诗人心目中的沦陷。正因为如此,“我从五月的城市,打马归来”,回到农村的怀抱。全诗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农村家乡的想念和赞美,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城市生活的空虚和厌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