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那一片片诱人的“春色”——《春》美点探究

作者:吴小进  时间:2009/4/3 7:28:1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80
  师: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卷春的画图,是一曲春的赞歌。今天让我们一起采撷大师笔下的迷人春色。
  师:《春》是散文中的名篇。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用敏锐的目光去探寻文中的美点。可以从课文的美句、佳段、画面、情感、手法、主题等方面入手。
  生1:我认为这篇文章用词精当、生动。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简直有一种妙不可言之感。想想“小草偷偷钻出来”是怎样的情景,那种情态令人想起女孩子害羞时的娇颜,还有那个“钻”字又是何等传神,那种破土而出的挤劲令人肃然起敬!
  师:说得好。你分析得非常透彻。
  生2:我认为写春风的这一段写得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上写出春风的和煦。“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风本来是无味的,但他却写出了味道,风里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味”,从嗅觉上写春风特有的芳香,然后再写清脆、宛转的鸟声,轻风、流水、短笛的声音,这是从听觉上写春风的悦耳。
  师: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
  生3: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很美。作者由盼到绘,再到赞,浑然一体。开头写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两个“盼望着,盼望着”,把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中间用五幅图画描绘出春天美好的景物,让人有身处画中之感;结尾又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渐次排比,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师:从整个文章结构入手,找出了美点,很好!
  生4:文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如“桃树、李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花竞相开放的情态与花色的鲜艳写了出来,形神兼备。再如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运用比喻,不但写出数量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通俗易懂。
  师:很好,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再加上叠词叠句的运用,如“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语言摇曳多姿,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5:我觉得文章的美还表现在作者真挚的情感流淌。文章表面上看描绘了许多春天的景物,但处处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作者抒情并不是像我们平时写的“啊!我爱你春天!”,而是显得含蓄,蕴抒情于描绘之中。文中有画,文中有诗,情景交融。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篇散文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勃勃生机。朱自清先生以生花的妙笔幻化出多彩的春天。文中字里行间凸现着的美,不仅会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更会令我们对美产生一种追求。下课之后,请同学们也选择一种景物,如夏雨、秋风、冬阳等,用一段话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写出来。希望你的笔下也满含“春色”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