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高考语文试题促进高三学生语文学习
作者:钱祖云 时间:2006/12/5 22:10: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94
一 、消 除学生对高考的神秘感
绝 大 多 数学生是带着忐忑不安、诚惶诚恐的心理进人高三的。高考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神秘与神圣。心急一些的学生会从报刊或网络上寻找高考试卷,来消除高考给他们带来的神秘感。与其让学生这样零散地、偷偷地找高考资料,还不如公开地发给他们做。语文学科有两个优势,一是高考语文试题几乎都是课外的;二是不像数理化那样,必须学完新课后再做高考题才有意义。有了这两个优势,我们完全可以让学和提前接触高考试题,一般放在开学初,甚至可以安排在第一堂课。学生接触过高考试卷后,神秘感消失了,今后就能以正常的心态投人到学习中去。
二 、给 学 生最后一次重视语文的机会
语 文 学 科的地位本应该是高的,但由于语文学科的先天不足(自然科学靠概念、判断、推理,答案是精确的、唯一的。学生有征服难题后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而语文学科“以人文约定为其正确性标准”,由于学生较难把握这标准,成就感和愉悦感就少得多了)和后天失调(教材、教法,考试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远未达到与高考占分相称的地位,学生总认为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容易拉开差距。即使进人高三— 决定学生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决战阶段,情况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提前 一 年 到来的这场特殊的考试,必然使有些学生的分数惨不忍睹。这时候,高考的残酷性会铭记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讲评试卷后,老师也不须多说什么,“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一句就足够了。
三 、让“不 求甚解”之风远离学生
教学 中有 这么一条规律:真正掌握的知识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不会错,似懂非懂的知识会一错再错。这一点学生常不以为然。用高考试卷测试能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开学初的高考试题,老师要详尽讲解,过半学期,再突然发下同样的试题进行测试。高考试题的权威性,使得学生是愿意做第二遍的。考试结果会怎样呢?第二肯定比第一次好,但绝不会达到完美的程度。“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以后,学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学生必然会多起来。
四 、给 学 生复习迎考一个最佳样板
为 了 照顾 中学教学,高考试卷在一定的时期内必然有其稳定性,改变只能是渐进的。当年度的高考与即将来到的高考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小,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对广大高三学生来说,复习迎考的最佳样板自然就是当年度的高考试卷。尽管原题目一个都不会再出现,但题型是不会变的,或者说变化会相当地小。在高三这个时间紧任务重的特定时期,在这个已经不再是打基础而要求出成绩的特定时期,能尽早接触当年度的高考试卷,掌握其中的有效信息,必然能使学生在复习迎考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