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6450字。
皇帝的新装 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速读课文,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3.运用想象的艺术特点以及体会童话运用夸张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填空。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丹麦(国籍)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给加点字注音
笨蛋(bèn) 滑稽(jī) 圈定(quān) 爵士(jué) 头衔(xián) 袍子(páo) 钦差(qīn)
赏赐(cì)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愚蠢(chǔn) 现款(kuǎn) 御聘(yù pìn)
妥当(tuǒ) 呈报(chénɡ) 陛下(bì) 勋章(xūn) 骇人听闻(hài) 随声附和(hè)
3.解释词语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妥当:稳妥适当。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课堂活动】
活动一: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速读课文,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答案:爱 做 看 穿 揭
2.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答案: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活动二: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答案:①“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②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