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设计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0 17:59: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30字。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和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2.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旨趣与人生境界。
  【学情分析】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过陶渊明的诗文,对其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有了一些了解,但大部分同学对诗词鉴赏的方法掌握不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并让学生懂得从意象入手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掌握一定的古诗鉴赏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西藏林芝地区扎西岗村的风光图片。
  2.导入这是我今年八月摄于西藏林芝地区扎西岗村的照片,有人称它为“川藏路上的伊甸园”。记得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景色怡人,民风淳朴,与世隔绝,是诗人理想的生活图景。在我的眼里,那个宁静安谧的村庄就是世外桃源。或许桃源很远,田园很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走进这个现实中的“桃源”。
  (设计意图:将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场景映射到现实场景,实现书本和生活的对接,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而且又创设了诗意的情境。)
  二、眉目传情题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题眼是哪个字?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这个信息下面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呢?
  1.诵读体会
  (1)名家范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范读(提示:注意押韵、平仄、节奏,读出诗歌独有的音乐美。)(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诵读中深入对文本的解读,进而以“归”为线索梳理诗歌的结构。)
  2.概括总结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设计意图:俗话说: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而眼睛更是心灵的窗户。读懂题目,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设计意图:以题目中的“归”字为线索,将内容串联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