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6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0 16:31: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50字。

  《拿来主义》教案
  授课题目 《拿来主义》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时数 3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鲁迅杂文对现象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议论的形象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学习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把握鲁迅杂文对现象的高度抽象概括和议论的形象化。
  教学准备
  教案
  作业布置
  1.预习课文《致橡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周树人之所以让人怕,是因为他的文章晦涩难懂。
  这篇《拿来主义》,看上去貌似很难,都上升到“主义”了,但实际上,我们不必害怕,鲁迅杂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形神兼备,不光深刻,还很形象,你看,“拿来”就很形象。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是“论时事不留情面,砭痼弊常取类型”,前者说的是鲁迅写杂文的态度,针砭社会痼疾弊端常常一针见血;后者说的是鲁迅写作杂文的手段,所谓“常取类型”,就是对论说对象的特征做高度概括,进行分类,再把这一特征转化为典型的形象,议论出来,从而达到让读者深刻认识的目的。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杂文的这一特点。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陆续发表了《孔已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其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了《鲁迅全集》20卷。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