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当代五位作家作品专题阅读训练(5份)
- 资源简介:
当代五位作家作品专题阅读训练
刘慈欣作品(高考真题+迁移训练)(解析版).docx
李娟作品(高考真题+迁移训练)(解析版).docx
沈从文作品(高考真题+迁移训练)(解析版).docx
孙甘露作品(高考真题+迁移训练)(解析版).docx
徐则臣作品(高考真题+迁移训练)(解析版).docx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李娟作品迁移练
(高考真题+迁移训练)
【前言】
李娟,第7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娟的作品入选高考语文试题,不仅因为其文学价值和艺术性,更因为其贴近生活、思想深刻、语言优美,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高考语文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思想深度。李娟的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拓宽文化视野,培养人文关怀。
【高考真题】(2017年全国3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2025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检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宠牛记
李娟
新认识的朋友冯姐救助过许多流浪狗,令人钦佩。要知道在城市楼房里养狗,尤其是很多狗,非常不易。于是她的生活重心几乎全放在了照料动物上。
听了她的故事,我一边感慨不容易,一边又隐约觉得还见过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沈从文作品迁移练
(高考真题+迁移训练)
【前言】
沈从文,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其作品语言优美,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沈从文的作品常常探讨人性、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引发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符合高考语文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而且沈从文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II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 戏 (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萝卜溪的酬神社戏,适逢秋天橘子收获时节,按惯例在伏波宫前空坪中连演六天。
B.女人们成群结伴来看戏,有的还会带上饭箩针线或香烛纸张,富有乡土生活气息。
C.“打加官”第一个就叫保安队队长,可以见出萝卜溪办会者对他有所忌惮和逢迎。
D.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需封赏,会长“也被迫点一出”,此细节暗示了会长的吝啬。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8.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9.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上学路上的“新鲜事儿”
沈从文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①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须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大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徐则臣作品迁移练
(高考真题+迁移训练)
【前言】
徐则臣,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的作品入选高考语文试题,是因为他的作品常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他的作品常探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境,契合高考语文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而且他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I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